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 绪论 | 第10-26页 |
·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课题的由来 | 第11-12页 |
·工程概况 | 第11页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11-12页 |
·施工方案的选取 | 第12页 |
·逆作法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 第12-15页 |
·逆作法在国内外的发展 | 第12-15页 |
·逆作法的发展趋势 | 第15页 |
·逆作法概述 | 第15-18页 |
·逆作法的特点 | 第15-17页 |
·逆作法的分类 | 第17-18页 |
·目前逆作法施工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逆作法基坑开挖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逆作条件下围护结构内力与变形计算 | 第20-22页 |
·逆作条件下基坑变形计算 | 第22-23页 |
·逆作条件下围护结构竖向受力和沉降计算 | 第23-24页 |
·逆作条件下坑底抗隆起稳定性的验算 | 第24页 |
·本文研究思路和所作工作 | 第24-26页 |
2 基坑变形计算的基本理论研究 | 第26-41页 |
·基坑变形的基本特征 | 第26-29页 |
·支护结构和地表土体的变形 | 第26-28页 |
·基坑底部土体的隆起变形 | 第28-29页 |
·基坑变形机理研究 | 第29-30页 |
·基坑变形的计算 | 第30-37页 |
·支护结构变形的计算 | 第30页 |
·周围地表的沉降计算 | 第30-35页 |
·基坑底土体的隆起变形计算 | 第35-37页 |
·支护结构上水土压力的确定 | 第37-39页 |
·静止土压力理论 | 第37-38页 |
·朗肯土压力理论 | 第38-39页 |
·地下水对土压力的影响 | 第39页 |
·分层土压力的计算 | 第39页 |
·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超载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3 逆作法基坑开挖有限元数值分析理论 | 第41-48页 |
·概述 | 第41-42页 |
· | 第42-43页 |
·应力和位移的计算 | 第42页 |
·开挖荷载的计算 | 第42-43页 |
·土体本构的选择 | 第43-47页 |
·非线性弹性模型 | 第43-44页 |
·弹塑性模型 | 第44-47页 |
·土体与围护结构的相互作用 | 第47-48页 |
4 箱涵逆作法施工的数值计算 | 第48-66页 |
·ANSYS 软件 | 第48-51页 |
·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简介 | 第48-50页 |
·ANSYS 在岩土和地下工程中的应用 | 第50-51页 |
·ANSYS 中单元“生死”功能 | 第51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1-54页 |
·计算范围及物理模型 | 第51-53页 |
·工况的划分 | 第53-54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4-63页 |
·箱涵侧墙应力随施工步序的发展情况 | 第56-61页 |
·箱涵周围土反力随施工步序的变化规律 | 第61-63页 |
·坑底隆起量 | 第63页 |
·基坑周围地表变形 | 第63-64页 |
·本章结论 | 第64-66页 |
5 逆作法箱涵的优化设计 | 第66-84页 |
·箱涵侧墙不同入土深度、厚度下各模型的比较 | 第66-71页 |
·箱涵侧墙设计中的控制条件 | 第66-67页 |
·侧墙厚度对墙体位移和坑底隆起的影响 | 第67-68页 |
·入土深度对墙体位移和坑底隆起的影响 | 第68-71页 |
·坑底抗隆起稳定验算 | 第71-78页 |
·现行围护结构设计中抗隆起稳定验算方法 | 第71-73页 |
·逆作法施工工程实例的统计 | 第73-74页 |
·刚性围护结构的抗隆起验算方法 | 第74-77页 |
·两种验算方法的比较 | 第77-78页 |
·墙体位移的控制 | 第78-82页 |
·影响墙体位移的其它因素 | 第78-80页 |
·墙体侧向位移综合影响因素系数β的确定 | 第80-82页 |
·合适的墙体厚度范围 | 第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第84-85页 |
·后续工作的展望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附录 | 第90-93页 |
ANSYS 中的 Drucker-Prager(DP)材料 | 第90页 |
ANSYS 有限元法计算的原理 | 第90-93页 |
参加课题 | 第93页 |
发表论文 | 第93页 |
参加会议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