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压力加工论文--锻造、锻压与锻工论文--锻造工艺论文

钛合金片状组织演变机制与球化动力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与贡献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4页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页
   ·钛及钛合金的发展概况第10-17页
     ·钛合金的分类第11-13页
     ·α+β型钛合金的典型微观组织第13-15页
     ·Ti-17合金概况第15-17页
   ·钛合金中片状组织等轴化(球化)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片状组织等轴化机制概述第19-23页
     ·Rayleigh表面张力扰动模型第19页
     ·超高碳钢珠光体球化模型第19-20页
     ·晶界分离模型第20-21页
     ·板条剪切球化模型第21页
     ·片状结构末端物质迁移模型第21-22页
     ·片状α_2相的球化模型第22页
     ·其它球化模型第22-23页
   ·本文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2章 等温等应变速率热模拟压缩试验第24-29页
   ·试验材料、方案及设备第24-27页
   ·光学金相组织及形貌观察第27-28页
   ·扫描电镜分析第28页
   ·透射电镜分析第28-29页
第3章 流动应力分析第29-50页
   ·引言第29页
   ·流动应力第29-49页
     ·流动应力曲线的绘制第29页
     ·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特征第29-31页
     ·变形温度对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的影响第31-36页
     ·变形程度对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的影响第36-38页
     ·应变速率对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的影响第38-41页
     ·不连续屈服现象(Discontinuious Yielding)第41-44页
     ·流动软化现象(Flow Softening)第44-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Ti-17合金流动应力本构关系模型第50-59页
   ·引言第50-52页
   ·高温变形流动应力方程第52-58页
   ·本章小节第58-59页
第5章 球化动力学及球化机理第59-82页
   ·引言第59-60页
   ·Ti-17合金球化动力学研究第60-70页
     ·不同变形区显微组织的比较第60-62页
     ·变形量对显微组织的影响第62-65页
     ·变形温度的影响第65-67页
     ·应变速率的影响第67-70页
   ·Ti-17合金球化机理研究第70-80页
     ·晶界滑移机制第74-75页
     ·弯曲分离机制第75-77页
     ·平直分离机制第77-80页
   ·本章小结第80-82页
主要结论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画传统家园的守护与开拓--浅析石鲁的“以神写形”论
下一篇:基于WebGIS的综合风险信息服务平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