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缩略语表 | 第7-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8页 |
·固氮酶的生物化学 | 第11-18页 |
·固氮酶的结构组成 | 第11-16页 |
·MoFe蛋白 | 第11-12页 |
·Fe蛋白 | 第12-14页 |
·固氮酶的多样性 | 第14-16页 |
·固氮酶的特性 | 第16-18页 |
·固氮酶的稳定性与异种两组分的交叉互补性 | 第16页 |
·底物还原特性 | 第16-17页 |
·固氮酶的活性调节 | 第17-18页 |
·金属原子簇的波谱学研究 | 第18页 |
·固氮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8-23页 |
·固氮基因 | 第19页 |
·调控基因 | 第19-21页 |
·突变株固氮酶蛋白的研究 | 第21-23页 |
·FeMoco合成或活性受到影响的突变株 | 第21-23页 |
·P-cluster特性异常的突变株 | 第23页 |
·可能存在的新型固氮酶——含Cr的固氮酶 | 第23-25页 |
·选题依据和意义及研究思路 | 第25-2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8-41页 |
·菌种及培养 | 第28-29页 |
·菌种 | 第28页 |
·培养基配制 | 第28-29页 |
·菌体培养 | 第29页 |
·厌氧技术 | 第29-30页 |
·固氮酶提取及纯化 | 第30-35页 |
·缓冲液的配制 | 第30页 |
·提取和纯化过程 | 第30-35页 |
·野生种OP固氮酶MoFe蛋白和Fe蛋白的分离纯化 | 第30-33页 |
·DJ194固氮酶MoFe蛋白(ΔnifZ Avl)的分离纯化 | 第33-34页 |
·突变种UW3/Cr固氮酶CrFe蛋白的分离纯化 | 第34-35页 |
·蛋白质浓度测定 | 第35-36页 |
·蛋白质电泳及免疫印迹 | 第36-39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 第36-37页 |
·厌氧天然PAGE | 第37-38页 |
·免疫印迹 | 第38-39页 |
·固氮酶活性测定 | 第39页 |
·MgATP发生系统的配制 | 第39页 |
·固氮酶MFe蛋白活性测定 | 第39页 |
·蛋白质样品中的金属含量测定 | 第39-40页 |
·波谱分析 | 第40-41页 |
·质谱测定 | 第40页 |
·圆二色谱测定 | 第40页 |
·电子顺磁共振谱测定 | 第40-41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1-57页 |
·高纯度和高活性的⊿nifZ Av2的分离纯化和特性 | 第41-49页 |
·层析柱盐洗脱行为和电泳 | 第41-42页 |
·亚基组成和金属含量 | 第42-44页 |
·底物还原活性 | 第44-46页 |
·氧敏感性和冷失活研究 | 第46-47页 |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的对应 | 第47-49页 |
·棕色固氮菌突变株UW3中CrFe蛋白的分离纯化和特性 | 第49-57页 |
·电泳行为 | 第49-51页 |
·底物还原活性和金属组成 | 第51-52页 |
·圆二色(CD)谱 | 第52-53页 |
·EPR特性 | 第53-55页 |
·CrFe蛋白中金属原子簇的结构模型 | 第55-57页 |
第四章 小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小结 | 第57页 |
·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