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天文学论文--天文观测设备与观测资料论文--天文仪器论文

基于DSP的主动型氢钟腔自动调谐系统设计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1章 绪论第7-15页
   ·课题名称第7页
   ·课题背景与意义第7-13页
     ·腔牵引效应第8页
     ·腔调谐方法第8-13页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3页
     ·美国第13页
     ·俄罗斯第13页
     ·国内第13页
   ·论文主要工作第13-14页
 本章小结第14-15页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第15-29页
   ·氢原子钟基础第15-16页
   ·氢钟腔自动调谐系统工作原理第16-20页
     ·工作原理第16-18页
     ·腔自动调谐系统的闭环系统特性第18-20页
   ·腔自动调谐系统电路设计第20-27页
     ·微处理器选型第20-23页
     ·ADC选型第23-25页
       ·ADC性能指标第23-24页
       ·ADC分类第24-25页
     ·DAC选型第25-27页
       ·DAC性能指标第25页
       ·DAC分类第25-27页
   ·SPI总线原理第27-28页
 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第29-59页
   ·DSP最小系统构成第29-34页
     ·电源环境的构建第29-31页
     ·复位电路第31-32页
     ·时钟电路第32-33页
     ·关键引脚及多余引脚的处理第33-34页
   ·DSP与存储器的接口设计第34-38页
     ·存储器扩展方案第35-37页
     ·存储器扩展电路连接第37-38页
   ·DSP前向通道电路设计第38-48页
     ·数据采集模块第38-45页
       ·McBSP的工作过程第39-41页
       ·ADS8509与McBSP的连接方案第41-45页
     ·电平转换第45-46页
     ·A/D采样电路干扰分析第46-48页
   ·DSP后向通道电路设计第48-54页
     ·D/A转换器与DSP的连接电路第48-53页
       ·DAC714时钟信号产生第50-51页
       ·DAC714与McBSP的连接电路第51-52页
       ·DAC714 PCB设计第52-53页
     ·输出滤波处理第53-54页
   ·控制逻辑第54-56页
   ·串口通信第56-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第59-80页
   ·DSP开发环境第59-60页
   ·应用软件开发第60-61页
   ·系统的初始化程序设计第61-64页
     ·DSP的初始化第61-63页
     ·外围设备的初始化第63-64页
   ·数据采集子程序第64-65页
   ·进制转换子程序第65-66页
   ·数据处理子程序第66-71页
   ·数据写入子程序第71-72页
     ·数模转换子程序第71-72页
     ·十—二进制转换子程序第72页
   ·Bootloader子程序第72-78页
   ·软件抗干扰第78-79页
 小结第79-80页
第5章 测试与结论第80-87页
   ·测试第80-82页
     ·硬件调试第80-82页
     ·软件调试第82页
   ·调试中遇到的问题第82-84页
   ·系统的闭环测试第84-87页
第6章 结束语第87-90页
   ·后续改进与思考第87-90页
     ·采用多层板第87页
     ·提高分辨率第87-88页
     ·前向通道信号调理第88页
     ·智能控制第88-89页
     ·DSP与PC机通信方式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3页
附录1 部分程序清单第93-106页
论文目录第106页
个人简历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川东部华蓥山三叠系海相碳酸盐锶同位素组成研究
下一篇:对实验性高脂血症C57BL6小鼠脉络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ICAM-1表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