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国际私法论文--国际刑法论文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指引下我国刑事诉讼法完善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国际公约中刑事诉讼法规范对于治理腐败的意义第9-18页
 第一节 腐败的概念第9-10页
 第二节 腐败的成因分析第10-12页
     ·腐败是人性恶的一种表现第10页
     ·腐败是权力未受制约所产生的政治现象第10-11页
     ·腐败是由于权力寻租而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第11-12页
 第三节 全球视角下的腐败危害第12-15页
     ·腐败造成经济体之间的恶性博弈第13页
     ·腐败行为已经成为障碍国际资本与贸易自由流动的最大壁垒第13-14页
     ·腐败在某种意义上是公共机构给与企业的一种变相补贴第14页
     ·腐败导致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下降第14-15页
 第四节 治理腐败需要国际公约中的刑事诉讼法规范第15-18页
     ·治理腐败需要国际间的普遍合作第15-16页
     ·治理腐败需要共同的刑事诉讼标准第16页
     ·反腐败公约是建立和谐的国际法治社会必然要求第16-18页
第二章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的刑事诉讼法问题评析第18-24页
 第一节 公约产生的背景第18页
 第二节 公约涉及刑事诉讼法的规则第18-21页
     ·公约总则第19页
     ·公约预防条款第19页
     ·公约的程序规则第19-20页
     ·公约的国际合作条款第20页
     ·资产追回条款第20-21页
     ·杂项条款第21页
 第三节 公约对于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意义第21-24页
第三章 公约中预防原则对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启示第24-33页
 第一节 预防原则概念的归属第24页
 第二节 预防原则在反腐败公约中的地位第24-25页
 第三节 预防原则的主要内容第25-28页
     ·综合预防第26页
     ·机构设置第26页
     ·公职人员管理第26-27页
     ·加强监管第27页
     ·发动社会参与第27-28页
 第四节 在我国的刑事司法体制中应确立预防原则第28-33页
     ·建立相对独立的反腐败预防机构第28-30页
     ·建立反腐败预防部门对公职人员的财产审核制度第30-31页
     ·强化对司法机关的治理,严防司法腐败第31页
     ·加强社会参与,鼓励举报第31-33页
第四章 公约中的刑事司法协助机制在我国实施问题第33-42页
 第一节 刑事司法协助在公约中的体现第33页
 第二节 刑事司法协助的概念界定第33-35页
 第三节 公约对狭义司法协助的有关规定及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应改革第35-37页
     ·公约中狭义司法协助的有关条款第35-36页
     ·我国刑事诉讼法所应该做出的相应修改第36-37页
 第四节 引渡规则的相关规定以及对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影响第37-42页
     ·引渡的概念第37-38页
     ·反腐败公约在引渡规则上的创新性规定第38-40页
     ·公约的引渡制度对我国相关法律的影响第40-42页
第五章 资产追回机制下的缺席审判制度问题研究第42-53页
 第一节 资产追回机制的由来和意义第42-43页
 第二节 缺席审判的概念及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缺失第43-45页
 第三节 对于我国建立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质疑及评析第45-49页
 第四节 对于构建有中国特色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若干建议第49-51页
     ·国外相关立法模式评析第49-50页
     ·构建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需要注意的几个程序问题第50-51页
 第五节 小结第51-53页
第六章 公约中反腐败特殊证明程序对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影响第53-64页
 第一节 特殊证明程序的概念第53页
 第二节 特殊侦察手段的法治化第53-57页
     ·技术侦查第54-55页
     ·特工行动第55-56页
     ·控制下交付第56-57页
 第三节 对于举报人、证人、鉴定人的保护第57-60页
     ·公约的规定及我国相关制度的现状第57-58页
     ·我国相关制度的缺陷第58-59页
     ·立法改革建议第59-60页
 第四节 污点证人与司法交易第60-62页
     ·污点证人的概念及特点第60-61页
     ·我国有关污点证人的规定以及存在的问题第61页
     ·立法改革建议第61-62页
 第五节 推定与举证责任倒置制度的完善第62-64页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致谢第68-69页
附录第69-89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抑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资产结构与主营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