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本论文缩写词索引 | 第9-11页 |
第一章 微尺度材料的科学概述及相关研究进展 | 第11-47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纳米材料的概述 | 第12-22页 |
·纳米材料的特性 | 第12-15页 |
·纳米材料的用途 | 第15-20页 |
·微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0-22页 |
·聚合物/层状粘土纳米复合材料 | 第22-34页 |
·纳米复合材料 | 第22-23页 |
·聚合物/层状无机插层纳米复合材料 | 第23-24页 |
·聚合物/层状粘土纳米复合材料 | 第24-27页 |
·聚合物/层状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7-30页 |
·聚合物/层状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 | 第30-31页 |
·聚合物/层状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 | 第31-34页 |
·微米/纳米材料的表征手段以及常用公式 | 第34-39页 |
·物相表征和形态观测 | 第34-35页 |
·成分分析 | 第35-36页 |
·性质分析 | 第36-37页 |
·常用的计算公式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7页 |
第二章 利用添加剂实现一维或三维材料的生长与组装 | 第47-71页 |
·引言 | 第47-48页 |
·以PEG-400高分子链为辅助合成Sb_2Se_3微米线 | 第48-55页 |
·研究背景 | 第48-49页 |
·制备方法 | 第49-50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0-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PEG-1000水热合成微米级Sb_2O_3八面体 | 第55-61页 |
·研究背景 | 第55页 |
·Sb_2O_3八面体制备 | 第55-56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6-61页 |
·结论 | 第61页 |
·以大分子β-环糊精为辅助合成U型Fe_((1-x))S微米槽 | 第61-67页 |
·引言 | 第61页 |
·U型Fe_((1-x))S微米槽的制备 | 第61-62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62-67页 |
·结论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第三章 聚电解质/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第71-99页 |
·引言 | 第71-72页 |
·稳定的γ-Fe_2O_3/CTAB/Clay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与性质表征 | 第72-81页 |
·研究背景 | 第72-73页 |
·稳定的γ-Fe_2O_3/CTAB/Clay插层化合物的制备 | 第73-74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74-79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内嵌型CdS/CTAB/Clay插层化合物的合成 | 第81-87页 |
·研究背景 | 第81-82页 |
·插层化合物CdS/CTAB/Clay的制备 | 第82-83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83-86页 |
·结论 | 第86-87页 |
·设计合成InP/CTAB/Clay插层化合物 | 第87-93页 |
·研究背景 | 第87页 |
·插层化合物InP/CTAB/Clay的制备 | 第87-88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88-92页 |
·结论 | 第92-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9页 |
第四章 金属衬底辅助生长微米碳球 | 第99-116页 |
·铜衬底辅助生长微米碳椭球 | 第99-103页 |
·引言 | 第99页 |
·微米碳椭球的制备 | 第99-100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100-102页 |
·结论 | 第102-103页 |
·镍衬底辅助生长碳球及其光学性质 | 第103-113页 |
·引言 | 第103页 |
·微米碳球的制备 | 第103-104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104-113页 |
·结论 | 第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6页 |
附录 | 第116-118页 |
致谢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