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1-17页 |
·虎榛子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根系分布与坡面稳定性 | 第14-17页 |
·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 第17-18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8-22页 |
·地理位置及行政归属 | 第18页 |
·气候条件 | 第18页 |
·地形、地质及土壤条件 | 第18-19页 |
·植被 | 第19-20页 |
·植物区系特征 | 第19页 |
·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 | 第19-20页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20页 |
·水土流失状况 | 第20-22页 |
3. 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4. 晋西黄土高原蔡家川封禁流域-柳沟植被恢复演替10 年中植物群落动态变化 | 第24-41页 |
·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 第24-27页 |
·样线技术 | 第24-26页 |
·灌木样地、样方调查 | 第26-27页 |
·植物群落类型的划分方法 | 第27页 |
·植被种类的恢复 | 第27-31页 |
·不同坡向植被恢复情况 | 第27-28页 |
·次生林区主要植物群落 | 第28-29页 |
·植被恢复演替10 年中植物群落动态变化 | 第29-30页 |
·植被群落的演替序列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41页 |
5. 晋西黄土高原灌木根构型及生态可塑性 | 第41-58页 |
·林木根系的形态及分布特点 | 第41-43页 |
·林木根系的形态特征 | 第41-42页 |
·林木根系的分布特点 | 第42-43页 |
·晋西黄土高原灌木根构型研究 | 第43-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晋西黄土高原不同坡向上虎榛子根系分布特征研究 | 第47-5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7-48页 |
·结果分析 | 第48-51页 |
·林木根系的固土功能 | 第51-5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1-5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8页 |
6. 奥地利维也纳土壤生物工程-绿化斜向覆土木架内灌木根系空间特征及配置研究 | 第58-73页 |
·土壤生物工程的研究进展 | 第59-63页 |
·生物工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59-60页 |
·生物工程的复合功能 | 第60-61页 |
·生物工程营造技术 | 第61-63页 |
·绿化斜向覆土木架内灌木根系空间特征及配置研究 | 第63-7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3-6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5-67页 |
·讨论 | 第67-73页 |
7. 研究结果及建议 | 第73-76页 |
·研究结果 | 第73-74页 |
·讨论与建议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3页 |
个人简介 | 第83-84页 |
导师简介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博硕士论文同意发表的声明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