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系统的形式化描述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课题背景与遇到的问题 | 第10-12页 |
·课题的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应用系统开发遇到的问题 | 第11-12页 |
·MDA 与软件构件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模型驱动架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软件构件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模型驱动开发与构件技术 | 第16-26页 |
·模型驱动开发技术 | 第16-20页 |
·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模型驱动架构的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基于模型驱动架构的软件开发技术 | 第18-19页 |
·模型驱动架构的优点 | 第19-20页 |
·软件构件技术简介 | 第20-23页 |
·构件的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基于构件的应用系统开发技术 | 第21-22页 |
·软件构件开发的优点 | 第22-23页 |
·基于MDA 的开发方法遇到的问题 | 第23页 |
·构件技术在开发中遇到的问题 | 第23-24页 |
·基于MDA 的构件开发技术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应用系统的形式化描述与领域核模型的研究 | 第26-47页 |
·应用系统的分析与粒度划分 | 第26-29页 |
·应用系统的分析 | 第26页 |
·应用系统中构件粒度划分 | 第26-29页 |
·构件的特征和特征关联 | 第27-29页 |
·构件的粒度 | 第29页 |
·领域核模型的提出 | 第29-31页 |
·领域核模型的研究 | 第31-44页 |
·领域核模型的基本元素 | 第31-39页 |
·领域核中的实体 | 第32-37页 |
·领域核中的编码 | 第37-39页 |
·领域核模型的映射机制 | 第39-40页 |
·领域核模型中的预制件 | 第40-41页 |
·预制件的互操作 | 第41-42页 |
·领域核模型中的业务展示机制与权限机制 | 第42-44页 |
·领域核模型的优越性 | 第44-46页 |
·领域核模型在应用系统描述上的完善性 | 第44-45页 |
·领域核模型在应用系统开发上的便捷性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模型的动态转换机制研究 | 第47-61页 |
·基于 MDA 的模型转换介绍 | 第47-49页 |
·基于预制件的动态绑定转换方式的研究 | 第49-51页 |
·可视化的动态绑定转换方法的提出 | 第49页 |
·动态转换的实现方式 | 第49-51页 |
·模型的转换规则的研究 | 第51-57页 |
·数据的约束规则 | 第51-53页 |
·界面的约束规则 | 第53-56页 |
·权限的约束规则 | 第56-57页 |
·用户自定义业务模型转换机制的研究 | 第57-58页 |
·动态绑定转换与传统模型转换的比较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应用系统开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第61-77页 |
·应用系统开发平台的体系结构 | 第61-62页 |
·应用系统开发平台设计方案 | 第62-71页 |
·应用系统开发平台总体设计思路 | 第62-65页 |
·领域核中类的设计 | 第65-69页 |
·领域核中基本元素类的设计 | 第65-67页 |
·模块的设计 | 第67-68页 |
·实体映射的设计与实现 | 第68页 |
·互操作的设计 | 第68-69页 |
·应用系统开发平台的工作流程 | 第69-71页 |
·应用系统开发平台的模型发布实现 | 第71-72页 |
·应用系统模型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 第71-72页 |
·应用系统 PSM 文件运行 | 第72页 |
·应用系统开发平台在企业信息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 第72-75页 |
·应用系统开发平台的性能分析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本文总结 | 第77页 |
·未来的工作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