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 第1-20页 |
·钢——混凝土组合梁 | 第9-11页 |
·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 | 第11-18页 |
·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工程应用 | 第11-12页 |
·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试验研究 | 第12-18页 |
·极限承载力研究 | 第12-13页 |
·稳定研究 | 第13-15页 |
·疲劳强度 | 第15-16页 |
·理论分析模型 | 第16-17页 |
·数值分析 | 第17页 |
·设计思想与规范 | 第17-18页 |
·存在的问题和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正弯矩作用下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抗弯承载力试验 | 第20-44页 |
·概述 | 第20页 |
·模型设计与制作 | 第20-28页 |
·组合梁模型设计 | 第20-23页 |
·预应力张拉 | 第23-25页 |
·浇筑混凝土 | 第25页 |
·栓钉剪力连接件的推出试验 | 第25-28页 |
·模型试验 | 第28-30页 |
·加载方案 | 第28页 |
·加载设备 | 第28-29页 |
·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 | 第29-30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42页 |
·荷载——滑移曲线 | 第30-33页 |
·构件破坏形态 | 第33-37页 |
·荷载——挠度曲线 | 第37-40页 |
·截面应变分布 | 第40-41页 |
·预应力索应力增量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负弯矩作用下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 | 第44-66页 |
·概述 | 第44页 |
·模型设计与制作 | 第44-50页 |
·组合梁模型设计 | 第44-48页 |
·预应力张拉 | 第48-49页 |
·浇筑混凝土 | 第49-50页 |
·模型试验 | 第50-53页 |
·加载方案 | 第50-51页 |
·加载设备 | 第51页 |
·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 | 第51-53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3-64页 |
·荷载——滑移曲线 | 第53-54页 |
·构件破坏形态 | 第54-57页 |
·荷载——挠度曲线 | 第57-59页 |
·裂缝及截面应变分布 | 第59-62页 |
·预应力索应力增量 | 第62-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第四章 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66-97页 |
·概述 | 第66页 |
·基本假定和说明 | 第66页 |
·体外预应力组合梁的有限元模拟 | 第66-73页 |
·混凝土的模拟 | 第66-68页 |
·钢筋的模拟 | 第68-69页 |
·钢梁的模拟 | 第69页 |
·栓钉的模拟 | 第69-70页 |
·预应力钢绞线的模拟 | 第70-72页 |
·边界条件的模拟 | 第72-73页 |
·计算与试验的比较 | 第73-85页 |
·正弯矩作用下的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弯性能 | 第73-80页 |
·荷载——挠度曲线 | 第73-74页 |
·荷载——滑移曲线 | 第74-77页 |
·预应力索应力增量 | 第77-79页 |
·破坏形态 | 第79-80页 |
·负弯矩作用下的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弯性能 | 第80-85页 |
·荷载——挠度曲线 | 第80-81页 |
·荷载——滑移曲线 | 第81页 |
·预应力索应力增量 | 第81-83页 |
·破坏形态 | 第83-85页 |
·参数分析 | 第85-95页 |
·正弯矩作用作用下的体外预应力组合梁 | 第85-90页 |
·混凝土强度等级 | 第85-86页 |
·剪力连接程度 | 第86-87页 |
·预应力索有效预加力大小 | 第87-89页 |
·截面几何尺寸 | 第89-90页 |
·负弯矩作用作用下的体外预应力组合梁 | 第90-95页 |
·混凝土强度等级 | 第90-92页 |
·剪力连接程度 | 第92-93页 |
·预应力索有效预加力大小 | 第93-94页 |
·截面几何尺寸 | 第94-95页 |
·小结 | 第95-97页 |
第五章 考虑部分组合作用的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 | 第97-112页 |
·弯矩——转角曲线的参数分析 | 第97-103页 |
·正弯矩作用组合梁的弯矩——转角曲线 | 第97-100页 |
·混凝土强度等级 | 第97-98页 |
·剪力连接程度 | 第98页 |
·预应力索有效预拉力 | 第98-99页 |
·截面几何尺寸 | 第99-100页 |
·负弯矩作用组合梁的弯矩——转角曲线 | 第100-103页 |
·混凝土强度等级 | 第100-101页 |
·剪力连接程度 | 第101页 |
·预应力索有效预拉力 | 第101-102页 |
·截面几何尺寸 | 第102-103页 |
·受弯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模型 | 第103-111页 |
·基本假定 | 第103-104页 |
·正弯矩作用下截面抵抗弯矩 | 第104-105页 |
·负弯矩作用下截面抵抗弯矩 | 第105-106页 |
·考虑部分剪力连接的预应力组合梁的简化计算模型 | 第106-111页 |
·小结 | 第111-11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12-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
个人简历 | 第12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