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山区森林生态自我修复效果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SUMMARY | 第5-7页 |
前言 | 第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7-11页 |
·恢复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 第7-8页 |
·恢复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 第8-11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1-12页 |
·自然概况 | 第11-12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2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植被调查 | 第12-13页 |
·林下植被生物量测定 | 第13页 |
·植物群落结构组成调查 | 第13页 |
·凋落物量调查 | 第13页 |
·凋落物持水性能测定 | 第13-14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14-45页 |
·生态自我修复中的植被恢复特点 | 第14-25页 |
·标准样地概况 | 第14-16页 |
·不同修复方式下群落层次特征 | 第16-18页 |
·不同修复方式下植物群落组成特点 | 第18-23页 |
·不同修复方式下林下植被生物量 | 第23-25页 |
·生态自我修复中的凋落物变化特征 | 第25-33页 |
·凋落物量 | 第26-28页 |
·凋落物的养分含量 | 第28页 |
·凋落物持水过程 | 第28-31页 |
·凋落物的持水总量 | 第31-33页 |
·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自我修复的效应及对策 | 第33-45页 |
·森林生态系统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效应 | 第33-42页 |
·辽东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自我修复对策 | 第42-45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讨论 | 第46-47页 |
6 建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56页 |
导师简介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