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7页 |
引言 | 第17-19页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第19-49页 |
第一章 益气健脾中药及其有效组分的作用机理研究 | 第19-29页 |
一、益气健脾中药白术、黄芪、甘草及其有效组分的研究状况 | 第19-24页 |
二、益气健脾方药治疗胃肠病的研究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9页 |
第二章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研究 | 第29-37页 |
一、中医病因病机和临床治疗研究 | 第29-32页 |
二、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 第32-33页 |
三、可用于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研究的动物模型概述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第三章 肠道病变与紧密连接及其相关蛋白的改变 | 第37-49页 |
一、脾虚证和溃疡性结肠炎的肠道病理改变 | 第37页 |
二、肠上皮屏障与紧密连接的研究 | 第37-40页 |
三、肠道疾病与紧密连接改变的研究 | 第40页 |
四、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研究 | 第40-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49-91页 |
第一章 三硝基苯磺酸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 | 第49-63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49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50-58页 |
四、讨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第二章 白术黄芪方和白术黄芪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比较 | 第63-71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63-64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64页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64-67页 |
四、讨论 | 第67-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1页 |
第三章 白术黄芪方提取部位单用、配伍、组方对结肠炎小鼠髓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 第71-74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71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71-72页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72-73页 |
四、讨论 | 第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4页 |
第四章 白术黄芪方对不同病变阶段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效作用比较 | 第74-83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74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74-75页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75-80页 |
四、讨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3页 |
第五章 白术黄芪方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紧密连接相关蛋白CLAUDIN-1、OCCLUDIN表达的影响 | 第83-90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83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83-84页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84-86页 |
四、讨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第六章 白术黄芪汤和白术黄芪方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 第90-91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90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90页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90页 |
四、结论 | 第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1页 |
结语 | 第91-95页 |
一、结果与结论 | 第91-93页 |
二、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 第93-95页 |
附录 | 第95-99页 |
在读期间发表和投稿的论文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