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现代造船模式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24页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4-18页
     ·论文研究的背景第14-17页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0页
   ·论文总体思路及主要内容第20-22页
     ·论文的总体思路第20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20-22页
   ·论文研究方法第22页
   ·论文创新之处第22-24页
第2章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4-40页
   ·先进制造技术相关理论第24-26页
     ·先进制造技术的产生、内涵及特征第24-25页
     ·先进制造技术的生产模式第25-26页
   ·现代生产管理相关理论第26-33页
     ·现代管理方法的关键点第26-28页
     ·精益生产方式第28-31页
     ·成组技术第31-33页
   ·大规模定制理论第33-36页
     ·大规模定制的含义第33页
     ·大规模定制的特征第33-35页
     ·大规模定制对运营管理系统的影响第35-36页
   ·系统工程及统筹优化方法第36-39页
     ·系统工程方法第36-37页
     ·统筹优化理论与方法第37-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3章 现代造船模式概析第40-50页
   ·现代造船模式的渊源、内涵和实质第40-43页
     ·现代造船模式的渊源第40页
     ·现代造船模式的内涵第40-43页
     ·现代造船模式的实质第43页
   ·现代造船模式的特征第43-45页
     ·区域造船的空间组织第43页
     ·全船建造过程统筹的生产设计第43-44页
     ·工程管理型的全过程计划管理第44页
     ·基于供应链的托盘管理第44-45页
     ·多工种集成作业组织模式第45页
   ·现代造船模式与传统造船模式的比较第45-46页
   ·我国现代造船模式的实施现状及与日、韩的比较第46-49页
     ·我国现代造船模式实施的演进和现状概述第46-48页
     ·我国现代造船模式的实施现状与日、韩的差距第48-49页
   ·现代造船模式体系框架第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壳、舾、涂一体化区域造船流程体系的构建第50-70页
   ·现代造船生产流程的总体思路第50-55页
     ·现代造船生产过程空间组织的换位思维第50-51页
     ·传统的造船流程及其存在问题分析第51-53页
     ·现代造船模式流程第53-55页
   ·基于成组技术的中间产品生产组织模式第55-62页
     ·我国造船工业成组技术研究应用的回顾第55-56页
     ·成组技术实施要领与条件第56-58页
     ·成组技术体系与构成第58-62页
   ·基于系统工程、统筹优化的一体化造船模式第62-63页
     ·壳、舾、涂一体化第62页
     ·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第62-63页
     ·集成制造系统第63页
   ·现代造船生产流程优化的标准及评价第63-69页
     ·现代造船生产流程优化的标准第63-65页
     ·现代造船生产流程优化评价模型第65-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5章 将生产设计融于船舶设计的现代造船设计方式第70-81页
   ·基于现代造船模式的船舶设计过程第70-74页
     ·现代造船设计的特点第70-71页
     ·现代造船设计的阶段第71-74页
   ·现代船舶设计与生产、管理的一体化方式第74-76页
     ·现代船舶设计生产技术准备阶段第74-76页
     ·现代船舶设计船舶建造阶段第76页
   ·现代船舶设计的信息化平台第76-78页
   ·现代船舶设计的组织结构第78-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6章 现代造船模式的工程管理体系第81-116页
   ·现代造船模式工程管理的内涵和功能第81-83页
     ·现代造船模式工程管理的内涵第81页
     ·现代造船模式计划管理的功能定位第81-83页
   ·四阶段、三型式计划管理体系的构建第83页
   ·订货计划第83-89页
     ·订货计划的内涵及内容第84-87页
     ·订货计划的程序第87-89页
   ·日程计划第89-92页
     ·日程计划的构成及功能定位第89页
     ·日程计划基本内容第89-92页
   ·计划负荷测算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第92-105页
     ·计划负荷测算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总述第93-94页
     ·计划负荷测算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第94-104页
     ·超负荷情况的对策第104页
     ·负荷计划电算系统的其它应用分析第104-105页
   ·基于网络计划方法的造船计划编制及实证分析第105-110页
     ·网络计划方法第105-107页
     ·基于网络计划方法的造船计划编制及实证第107-110页
   ·造船工程控制第110-115页
     ·造船工程控制的基本概念第110-111页
     ·造船工程控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11-115页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第7章 现代造船生产的托盘管理模式第116-136页
   ·托盘与托盘管理的内涵第116页
     ·托盘的含义第116页
     ·托盘管理的含义第116页
   ·造船舾装的发展与托盘管理的由来第116-119页
     ·舾装生产设计的发展第116-117页
     ·托盘管理的产生及流程第117-119页
   ·生产设计与托盘管理第119-122页
     ·生产设计是托盘管理的基础第119-120页
     ·基于生产设计的托盘划分第120-122页
   ·工程计划与托盘管理第122-126页
     ·建造方针与托盘管理第122-123页
     ·施工要领与托盘管理第123-126页
   ·供应链管理与托盘管理第126-135页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托盘管理第126-131页
     ·供应链管理的托盘集配中心模式第131-135页
   ·本章小结第135-136页
第8章 现代造船模式效益评价研究第136-164页
   ·现代造船模式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136-140页
     ·实施现代造船模式的目标和评价准则第136-137页
     ·现代造船模式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第137-140页
   ·评价指标的综合处理方法研究第140-146页
     ·定性指标的定量化方法第140-141页
     ·指标数据的规范化处理方法第141-143页
     ·定量指标的筛选方法第143-146页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第146-151页
     ·AHP方法赋权第147-149页
     ·熵值法赋权第149页
     ·主客观集成赋权方法第149-151页
     ·多策略赋权方法第151页
   ·现代造船模式效益评价模型的建立第151-155页
     ·现代造船模式效益评价模型的选择第151-152页
     ·模糊综合评价的模糊合成算子第152-154页
     ·无等级论域的多级模糊评价方法第154-155页
   ·现代造船模式效益评价实证分析第155-162页
     ·指标数据的综合处理第155-160页
     ·指标赋权第160-161页
     ·基于无等级论域的模糊评分第161-162页
     ·传统造船模式和现代造船模式效益评价比较第162页
   ·本章小结第162-164页
第9章 我国推行现代造船模式的对策第164-175页
   ·我国推行现代造船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64-167页
     ·在缩短周期和降低成本、压缩工时方面没有突破性进展第164-165页
     ·造船工程管理的系统性与深化程度较差第165-166页
     ·传统造船模式的惯性对“转模”还有相当影响第166-167页
   ·我国推行现代造船模式的对策第167-174页
     ·更新思想观念第167-168页
     ·推进造船企业体制与机制的改革第168页
     ·以中间产品为导向进一步优化总装造船的作业流程第168-170页
     ·完善生产技术准备体系第170-171页
     ·强化工程管理,推行“节拍造船”第171-173页
     ·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第173页
     ·提高人员素质第173-174页
     ·加强信息化建设第174页
   ·本章小结第174-175页
结论第175-178页
参考文献第178-18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86-187页
致谢第187-188页
个人简历第188页

论文共1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首制度研究
下一篇:中国演艺民俗品牌的更新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