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2页 |
| ·城市滨水区的概念 | 第8页 |
| ·国内外主要研究情况 | 第8-10页 |
| ·国内主要研究情况 | 第8-9页 |
| ·国外主要研究情况 | 第9-10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0-11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 2 大庆滨水区景观建设指导理论及可借鉴经验 | 第12-21页 |
| ·景观生态学的“廊道—缀块—基底模式” | 第12页 |
| ·景观生态规划 | 第12-13页 |
| ·景观生态学理论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原理 | 第13-15页 |
| ·缀块大小和数量原理 | 第13-14页 |
| ·廊道 | 第14页 |
| ·格局理论 | 第14-15页 |
| ·生态设计 | 第15-16页 |
| ·借鉴的经验 | 第16-20页 |
| ·芝加哥滨水地区规划与开发 | 第16页 |
| ·波士顿带状公园体系 | 第16-17页 |
| ·广东歧江(船厂)公园 | 第17-18页 |
| ·华盛顿州Renton的水园(Waterworks Gardens)工程 | 第18页 |
| ·波特兰市约翰逊溪(Johnson Creek)流域规划 | 第18-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3 大庆市滨水区的发展演变 | 第21-36页 |
| ·大庆市主城区滨水资源分析 | 第21-26页 |
| ·大庆市湖泡的自然情况 | 第23-24页 |
| ·大庆市主城区滨水资源 | 第24-25页 |
| ·大庆市主城区滨水资源评价 | 第25-26页 |
| ·大庆主城区滨水区开发的历史演变 | 第26-33页 |
| ·自由发展时期的滨水开发(1959~1979年) | 第26-27页 |
| ·矿区建设时期的滨水开发(1979~1985年) | 第27-29页 |
| ·城镇建设阶段的滨水开发(1985~1996年) | 第29-31页 |
| ·高科技现代化城市建设时期的滨水开发(1996年以来) | 第31-33页 |
| ·近年来大庆市滨水区规划与建设情况 | 第33-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4 大庆市滨水区建设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 第36-49页 |
| ·大庆市主城区滨水区的类型 | 第36-38页 |
| ·大庆市滨水区的现状 | 第38-44页 |
| ·未改造湖泡的现状 | 第38-41页 |
| ·已改造湖泡的现状 | 第41-44页 |
| ·大庆市滨水区建设的主要问题 | 第44-48页 |
| ·水体污染严重 | 第44-45页 |
| ·景观的更新缺乏整体观 | 第45页 |
| ·缺乏公众参与 | 第45-46页 |
| ·资金问题 | 第46页 |
| ·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执行统一建设和管理 | 第46-47页 |
| ·设计观念落伍,地方特包丧失 | 第47-48页 |
| ·缺乏评价、盲目上马 | 第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5 大庆市滨水景观规划建设途径 | 第49-68页 |
| ·大庆市滨水区景观建设的难点 | 第49-51页 |
| ·获取土地难 | 第49页 |
| ·环境复杂 | 第49-50页 |
| ·耗资巨大、建设周期长 | 第50页 |
| ·各方利益难均衡 | 第50页 |
| ·工程技术复杂 | 第50-51页 |
| ·大庆市滨水区景观建设的原则 | 第51-54页 |
| ·整体性原则 | 第51页 |
| ·共享性原则 | 第51-52页 |
| ·历史性原则 | 第52页 |
| ·可达性原则 | 第52-53页 |
| ·生态原则 | 第53页 |
| ·亲水性原则 | 第53-54页 |
| ·循序渐进的原则 | 第54页 |
| ·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原则 | 第54页 |
| ·大庆市滨水区景观建设策略 | 第54-60页 |
| ·保护或恢复滨水区自然生态过程 | 第54-55页 |
| ·加强湖泡水体污染的防治工作,改善水质 | 第55-56页 |
| ·严格保护现有湖泊界线,滩涂及周边的湿地 | 第56页 |
| ·认真处理好滨水区同油田产能区的关系 | 第56-57页 |
| ·结合城市绿地系统做好城市滨水空间系统规划 | 第57-58页 |
| ·以城市设计学科为指导,做好滨水区景观建设 | 第58页 |
| ·建立完善的滨水区建设运作机制 | 第58-59页 |
| ·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及其相应的监督机制 | 第59页 |
| ·加强社区教育,促进全体市民参与滨水区的建设,加强政府与市民的合作 | 第59-60页 |
| ·改善大庆市滨水区景观的主要途径 | 第60-67页 |
| ·合理进行大庆市滨水景观规划 | 第60-61页 |
| ·建立大庆主城区内水系廊道网络 | 第61-62页 |
| ·组织建立大庆市演水区景观建设的公众参与组织 | 第62-63页 |
| ·建立大庆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导则 | 第63-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结论与建议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附录A | 第73-74页 |
| 附录B | 第74-7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77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