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QT的地震剖面同相轴自动拾取方法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算法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QT技术在地震数据可视化方面应用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4-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主要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第2章 地震层位拾取技术与方法 | 第16-21页 |
·地震层位拾取技术 | 第16-17页 |
·手动拾取 | 第16页 |
·半自动拾取 | 第16-17页 |
·自动拾取 | 第17页 |
·数据插值方法 | 第17-21页 |
·线性插值法 | 第18页 |
·插值数据滤波法 | 第18-19页 |
·径向基函数法 | 第19页 |
·随机分形插值法 | 第19-21页 |
第3章 同相轴轨迹的自动拾取 | 第21-35页 |
·追踪同相轴轨迹的意义 | 第21页 |
·三种算法拾取同相轴轨迹 | 第21-33页 |
·线性插值算法拾取同相轴轨迹 | 第23-26页 |
·相关算法拾取同相轴轨迹 | 第26-30页 |
·256 级灰度分割算法自动拾取同相轴轨迹 | 第30-33页 |
·三种算法的比较 | 第33-35页 |
第4章 基于QT的地震剖面同相轴拾取模块 | 第35-48页 |
·QT简介 | 第35-36页 |
·QT编程概述 | 第36-40页 |
·信号与槽 | 第37-39页 |
·事件和事件过滤器 | 第39页 |
·多线程支持 | 第39-40页 |
·地震剖面同相轴拾取模块 | 第40-48页 |
·模块描述 | 第40页 |
·算法实现同相轴自动拾取模块 | 第40-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