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化学元素与无机化合物论文--无机合成化学论文

多金属氧酸盐复合材料的仿生合成、表征和性质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第一章、引言第9-23页
 一、多金属氧酸盐第9-13页
  (一)、多酸化学的产生和发展第9-10页
  (二)、多金属氧酸盐的定义和特点第10页
  (三)、多金属氧酸盐的性质第10-11页
  (四)、多金属氧酸盐的应用第11-12页
  (五)、负载型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2-13页
 二、仿生合成第13-16页
  (一)、仿生合成原理第13页
  (二)、仿生合成方法第13-16页
  (三)、仿生合成的应用第16页
 三、生物矿化第16-17页
 四、染料降解第17-21页
  (一)、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第17-19页
  (二)、国内外高级氧化法降解染料的研究进展第19-20页
  (三)、染料降解亟待解决的问题第20-21页
 五、课题选题依据和目的第21-22页
 六、主要工作第22-23页
第二章 二氧化硅负载K_8[γ-SiW_(10)O_(36)]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第23-29页
 一、前言第23-24页
 二、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4页
  (一)、实验试剂第24页
  (二)、主要仪器第24页
 三、实验方法第24-25页
 四、结果与讨论第25-28页
  (一)、元素分析第25页
  (二)、红外光谱(IR第25页
  (三)、紫外光谱(UV)第25-26页
  (四)紫外第26页
  (五)、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26-27页
  (六)、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7-28页
 五、结论第28-29页
第三章、二氧化硅负载H_3PW_(12)O_(40)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第29-34页
 一、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9页
  (一) 主要试剂第29页
  (二) 主要仪器第29页
 二、实验方法第29页
 三、结果与讨论第29-33页
  (一)、合成原理第30页
  (二)、元素分析第30页
  (三)、红外光谱(IR)第30-31页
  (四)、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31-32页
  (五)、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32-33页
 四、结论第33-34页
第四章、二氧化硅负载H_3PMo_(12)O_(40)的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第34-38页
 一、前言第34页
 二、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4页
  (一)、主要试剂第34页
  (二)、主要仪器第34页
 三、合成方法第34-35页
 四、结果与讨论第35-37页
  (一)、元素分析第35页
  (二)、红外光谱(IR)第35页
  (三)、紫外光谱(UV)第35-36页
  (四)、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36页
  (五)、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36-37页
 五、结论第37-38页
第五章 二氧化硅负载多金属氧酸盐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质研究第38-42页
 一、碱性藏花红的物理化学性质第38页
 二、实验部分第38-39页
 三、结果与结论第39-41页
 四、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致谢第46-47页
硕士就读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氮、氧多官能团异维A酸衍生物合成及结构表征研究
下一篇:煤矿盗采监测系统的示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