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4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综述一 狂犬病病毒分子生物学 | 第16-24页 |
1.生物学特性 | 第16-21页 |
·形态与结构 | 第16-17页 |
·结构蛋白及其功能 | 第17-19页 |
·NP | 第17页 |
·PP | 第17-18页 |
·LP | 第18页 |
·MP | 第18页 |
·GP | 第18-19页 |
·狂犬病病毒的抗原蛋白 | 第19-21页 |
·GP | 第19-21页 |
·NP | 第21页 |
2.基因组 | 第21-22页 |
3.致病机理 | 第22-24页 |
综述二 狂犬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24-30页 |
1.传统的活病毒疫苗 | 第24页 |
2.狂犬病灭活疫苗的发展概况 | 第24-25页 |
3.组织疫苗 | 第25-26页 |
4.亚单位疫苗 | 第26页 |
5.基因重组疫苗 | 第26-28页 |
6.核酸疫苗 | 第28-30页 |
试验一 狂犬病融合基因的构建、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30-43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30-35页 |
·材料 | 第30-31页 |
·病毒质粒 | 第30页 |
·菌株和试剂 | 第30页 |
·仪器 | 第30-31页 |
·试验方法 | 第31-35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31页 |
·G、N基因的PCR扩增 | 第31-32页 |
·融合基因克隆质粒的构建 | 第32-35页 |
2.结果 | 第35-37页 |
·G、N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 第35-36页 |
·G/N基因的融合 | 第36页 |
·克隆质粒的构建 | 第36-37页 |
·Jameson-Wolf抗原表位优势及疏水性分析 | 第37页 |
3.讨论 | 第37-42页 |
4.小结 | 第42-43页 |
试验二 狂犬病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 第43-53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材料 | 第43-44页 |
·菌株 | 第43页 |
·质粒 | 第43-44页 |
·工具酶 | 第44页 |
·一抗和二抗 | 第44页 |
·主要生化试剂 | 第44页 |
·器材 | 第44页 |
2.试验方法 | 第44-48页 |
·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44-46页 |
·技术路线 | 第44页 |
·感受态大肠杆菌的制备 | 第44页 |
·转化 | 第44-46页 |
·筛选 | 第46页 |
·酶切鉴定 | 第46页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46页 |
·IPTG诱导 | 第46页 |
·大肠杆菌裂解 | 第46页 |
·电泳 | 第46-48页 |
·分离胶 | 第46-47页 |
·浓缩胶 | 第47页 |
·电泳缓冲液 | 第47页 |
·上样 | 第47页 |
·电泳 | 第47页 |
·转膜 | 第47页 |
·转印 | 第47-48页 |
3.结果 | 第48-50页 |
·pETGN的构建 | 第48-49页 |
·pETGN的构建 | 第48页 |
·酶切鉴定 | 第48-49页 |
·PAGE电泳 | 第49-50页 |
·诱导表达 | 第49-50页 |
·电泳 | 第50页 |
·Western Blot检测 | 第50页 |
4.讨论 | 第50-52页 |
·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50-51页 |
·在E.coliBL21中的表达 | 第51-52页 |
·Western Blot检测 | 第52页 |
5.小结 | 第52-53页 |
试验三 狂犬病G/N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分析 | 第53-63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53-57页 |
·材料 | 第53-54页 |
·病毒质粒 | 第53-54页 |
·菌株和试剂盒 | 第54页 |
·仪器 | 第54页 |
·试验方法 | 第54-57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54页 |
·G、N基因片段的PCR扩增 | 第54-55页 |
·融合基因克隆质粒的构建 | 第55-57页 |
2.结果与讨论 | 第57-62页 |
·G、N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 第57页 |
·G/N基因的融合 | 第57-62页 |
·克隆质粒的构建 | 第58-59页 |
·质粒序列分 | 第59-62页 |
3.小结 | 第62-63页 |
试验四 狂犬病G/N融合基因在BHK-21细胞中的瞬时表达 | 第63-74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63-69页 |
·材料 | 第63-64页 |
·菌株 | 第63页 |
·质粒 | 第63页 |
·工具酶 | 第63-64页 |
·一抗和二抗 | 第64页 |
·主要生化试剂 | 第64页 |
·器材 | 第64页 |
·BHK-21细胞 | 第64页 |
·试验方法 | 第64-69页 |
·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64-66页 |
·转染 | 第66页 |
·RT-PCR鉴定 | 第66-68页 |
·免疫荧光检测 | 第68-69页 |
2.结果 | 第69-71页 |
·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69页 |
·酶切鉴定 | 第69页 |
·酶切鉴定 | 第69页 |
·RT-PCR检测结果 | 第69-71页 |
·TRIzol提总RNA结果 | 第69-70页 |
·PCR扩增结果 | 第70-71页 |
·免疫荧光检测 | 第71页 |
3.讨论 | 第71-73页 |
·BHK-21细胞对外源DNA质粒的表达 | 第71-73页 |
·质粒的表达 | 第73页 |
4.小结 | 第73-74页 |
试验五 狂犬病病毒G/N融合基因疫苗在犬的免疫试验 | 第74-84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74-77页 |
·材料 | 第74-75页 |
·DNA疫苗 | 第74页 |
·主要试剂 | 第74页 |
·主要材料 | 第74-75页 |
·试验动物 | 第75页 |
·免疫注射 | 第75页 |
·采血及处理 | 第75页 |
·ELISA检测抗体效价 | 第75-76页 |
·试剂配制 | 第75-76页 |
·操作步骤 | 第76页 |
·T淋巴细胞亚类检测 | 第76-77页 |
·外周血淋巴细胞的预处理 | 第76页 |
·T淋巴细胞的荧光标记 | 第76-77页 |
·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比色法) | 第77页 |
·试剂 | 第77页 |
·免疫犬外周淋巴细胞悬液的制备 | 第77页 |
·淋巴细胞的诱导培养及检测 | 第77页 |
·数据处理 | 第77页 |
2.结果 | 第77-80页 |
·ELISA检测抗体结果 | 第78-79页 |
·CD_4~+、CD_8~+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 | 第79页 |
·特异、非特异刺激犬外周血淋巴细胞 | 第79-80页 |
3.讨论 | 第80-83页 |
·体液免疫 | 第80-81页 |
·细胞免疫 | 第81-83页 |
4.小结 | 第83-84页 |
结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3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