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数据传输技术论文

OFDM理论及其在短波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14页
 1.1 课题来源与背景第11-12页
 1.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13页
 1.3 论文的组织第13-14页
第2章 现代短波通信及短波信道第14-22页
 2.1 国内外短波通信的发展状况第14-15页
  2.1.1 现代短波信道技术第14页
  2.1.2 现代短波通信终端技术第14-15页
  2.1.3 短波通信装备数字化与网络技术第15页
 2.2 短波通信发展趋势第15-16页
 2.3 短波信道特性第16-21页
  2.3.1 电波的传播方式第16页
  2.3.2 电离层简介第16-19页
  2.3.3 信道模型第19-21页
 2.4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OFDM原理及关键技术第22-33页
 3.1 原理及数学描述第22-31页
  3.1.1 OFDM的产生和发展第22页
  3.1.2 串并变换第22-24页
  3.1.3 子载波调制第24-26页
  3.1.4 DFT的实现第26-27页
  3.1.5 保护间隔、循环前缀和子载波数的选择第27-31页
 3.2 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第31-32页
 3.3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4章 短波信道下的OFDM系统设计第33-43页
 4.1 业界典型的OFDM系统第33-36页
  4.1.1 英国Racal Research Limited的实现途径第33-34页
  4.1.2 法国Thomson公司的实现途径第34-35页
  4.1.3 ARD9900调制解调器第35页
  4.1.4 一种满足地面和飞机通信标准的并行调制解调器第35-36页
 4.2 短波信道下的设计方案第36-38页
  4.2.1 速率与带宽第36页
  4.2.2 OFDM基本参数的选择第36-38页
 4.3 一些讨论第38-42页
  4.3.1 关于过采样第38-39页
  4.3.2 关于调制方式第39-40页
  4.3.3 关于信道编码方式第40-42页
  4.3.4 关于交织技术第42页
 4.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5章 OFDM信道估计方法第43-59页
 5.1 引言第43-44页
 5.2 多径衰落信道第44-48页
  5.2.1 信道模型第44-45页
  5.2.2 瑞利衰落仿真第45-48页
 5.3 二维信道估计第48-50页
 5.4 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方法第50-54页
 5.5 基于训练序列的信道估计方法第54-58页
  5.5.1 LS信道估计第54-55页
  5.5.2 MMSE信道估计第55页
  5.5.3 改进的MMSE和LS信道估计第55-57页
  5.5.4 LMMSE信道估计第57-58页
 5.6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6章 系统性能仿真分析第59-78页
 6.1 仿真框图及仿真流程第59-62页
 6.2 仿真数据及仿真结果第62-77页
  6.2.1 系统BER性能曲线第62页
  6.2.2 AWGN和瑞利衰落仿真第62-63页
  6.2.3 码间干扰对系统的影响第63-65页
  6.2.4 交织对系统的影响第65-66页
  6.2.5 M-QAM调制对系统的影响第66-68页
  6.2.6 前向纠错编码对系统的影响第68-69页
  6.2.7 QAM与OFDM系统性能比较第69-74页
  6.2.8 信道估计对系统的影响第74-77页
  6.2.9 估计算法仿真总结第77页
 6.3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7章 频域倒谱调制技术(FDRM)第78-82页
 7.1 技术简介第78-79页
 7.2 频域倒谱调制第79页
 7.3 数学表示第79-80页
 7.4 系统仿真第80-82页
第8章 总结第82-84页
 8.1 论文的工作总结第82-83页
 8.2 进一步工作建议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附录A 传输的数据文本全文第88-94页
附录B 中英文对照第94-95页
附录C 仿真主要程序清单及说明第95-98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98-99页
致谢第99-100页
研究生履历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蛤糖蛋白MGP0501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概念扩充和综合评价的中文自动文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