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声明 | 第1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高职会计教育在会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 第10页 |
·会计教育对会计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 | 第10页 |
·高职会计教育是会计教育中的重要阶段 | 第10页 |
·高职会计教育属于会计终身教育 | 第10页 |
·新经济时代我国高职会计教育面临的环境机遇 | 第10-12页 |
·新经济时代对会计环境的影响 | 第10-11页 |
·新经济时代对会计教育的影响 | 第11页 |
·新经济时代,高职会计教育面临的环境机遇 | 第11-12页 |
·改革现存高职会计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 第12-14页 |
·培养合格的高职会计人才需要特色的高职会计教育模式 | 第12页 |
·现存高职会计教育模式的弊端问题 | 第12-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关于会计教育 | 第14-18页 |
·什么是会计教育 | 第14页 |
·关于会计教育目标 | 第14-15页 |
·我国关于会计教育的研究情况 | 第15-16页 |
·国外关于会计教育的研究情况 | 第16-18页 |
·关于高等驰教育 | 第18-19页 |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义 | 第18页 |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 | 第18页 |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未来改革之路 | 第18-19页 |
·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借鉴 | 第19页 |
·综合评价 | 第19-20页 |
3. 问题提出 | 第20-30页 |
·三个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会计教育模式 | 第20-23页 |
·“教学外置”模式 | 第23-24页 |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第24-27页 |
·几个相关条件 | 第27-28页 |
·高职会计教育改革,首要须解决教育观念的创新问题 | 第27页 |
·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高职会计教育改革的保证和难点 | 第27页 |
·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高职会计教育目标的关键 | 第27-28页 |
·确定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 第28页 |
·高职会计教育模式改革的阐释 | 第28-29页 |
·高职会计教育模式改革研究的意义 | 第29-30页 |
·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培养目标 | 第29页 |
·扭转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浪费局面 | 第29页 |
·有效配合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增大高职会计人才的就业岗位空间 | 第29-30页 |
4. 比较研究 | 第30-35页 |
·比较普通高等会计教育、高等职业会计教育的意义 | 第30-31页 |
·影响普通高等会计教育模式、高等职业会计教育模式的因素比较 | 第31-35页 |
·培养目标因素 | 第31-32页 |
·知识技能因素 | 第32-34页 |
·师资水平因素 | 第34-35页 |
5. 高职会计教育模式改革的措施研究 | 第35-49页 |
·高职会计教育理念的更新 | 第35-39页 |
·转变高职会计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 | 第35-37页 |
·“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决定高职会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第37页 |
·在高职会计教育中树立“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观念 | 第37-39页 |
·树立终身教育观念,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 第39页 |
·高职会计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更新 | 第39-42页 |
·根据会计改革的需要,加大高职会计课程体系的改革 | 第39-41页 |
·顺应会计学科的发展,革新高职会计教学内容 | 第41-42页 |
·高职会计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 第42-45页 |
·根据课程类型,实行分类教学 | 第42页 |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构建互动式课堂 | 第42-43页 |
·加强会计实践教学,系统培养实务操作技能 | 第43-44页 |
·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建设,不断推动教学改革 | 第44-45页 |
·高职会计教育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 | 第45-47页 |
·改革考试评价内容,力求系统全面 | 第45-46页 |
·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力求合理有效 | 第46页 |
·健全实践教学考评制度 | 第46-47页 |
·高职会计教育师资建设的改革 | 第47-49页 |
·引导校内专职教师接受继续教育 | 第47-48页 |
·聘请企业会计工作者担任兼职教师 | 第48-49页 |
·高职会计教育教材建设的改革 | 第49页 |
结束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