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 前言 | 第10-12页 |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1-12页 |
| 对象和方法 | 第12-18页 |
| 1 实验对象 | 第12页 |
| 2 纳入标准 | 第12页 |
| 3 临床方法 | 第12-13页 |
| ·矫治器 | 第12-13页 |
| ·治疗方法 | 第13页 |
| ·低摩擦组:采用LF矫治器独特的矫治程序 | 第13页 |
| ·MBT组:采用MBT矫治器的矫治程序 | 第13页 |
| 4 头颅定位侧位片的拍摄 | 第13-14页 |
| ·拍摄设备及技术条件 | 第13-14页 |
| ·拍摄体位及方法 | 第14页 |
| 5 图像资料的获取及处理 | 第14页 |
| 6 标志点、参考平面和测量项目的确定 | 第14-17页 |
| ·标志点 | 第14页 |
| ·建立坐标系 | 第14-15页 |
| ·测量项目 | 第15-17页 |
| 7 头颅定位侧位片的测量 | 第17页 |
| 8 统计学处理 | 第17-18页 |
| 结果 | 第18-21页 |
| 讨论 | 第21-25页 |
| 1 正畸治疗过程中的摩擦力 | 第21页 |
| 2 低摩擦轻力矫治器的设计特点 | 第21-22页 |
| 3 低摩擦轻力矫治器对磨牙支抗的控制 | 第22-23页 |
| 4 应用低摩擦轻力矫治器拔牙矫治后(?)、颌结构及软组织的变化 | 第23-25页 |
| ·应用低摩擦轻力矫治器能有效内收前牙及改善软组织侧貌 | 第23页 |
| ·低摩擦轻力矫治技术对前牙转矩的控制 | 第23页 |
| ·低摩擦轻力矫治技术对前牙垂直位置的控制 | 第23-25页 |
| 结论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28-29页 |
| 附录 | 第29-37页 |
| 综述 | 第37-43页 |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