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22页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第三节 基本思路和结构框架 | 第20-22页 |
第一章 杰克逊民主产生的社会背景 | 第22-30页 |
第一节 杰克逊其人其事 | 第22-25页 |
第二节 西进运动和西部开发 | 第25-28页 |
第三节 政党政治的发展 | 第28-30页 |
第二章 杰克逊民主的内涵及其实践 | 第30-58页 |
第一节 经济平等主义—开展“反银行”斗争 | 第30-39页 |
第二节 政治平等主义—实行“轮流担任公职制度” | 第39-47页 |
第三节 杰斐逊式的共和主义—反对南卡罗来纳脱离联邦的斗争 | 第47-54页 |
第四节 杰克逊时期的印第安人政策 | 第54-58页 |
第三章 杰克逊民主的思想渊源 | 第58-65页 |
第一节 《独立宣言》的平等思想和自然权利学说 | 第58-60页 |
第二节 杰斐逊民主思想 | 第60-62页 |
第三节 约翰·泰勒的政治思想 | 第62-65页 |
第四章 杰克逊民主的实质及影响 | 第65-78页 |
第一节 平民总统与平民民主 | 第65-68页 |
第二节 西部总统与西部民主 | 第68-71页 |
第三节 总统权力的加强与民主运动的蓬勃发展 | 第71-78页 |
结语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后记 | 第83-86页 |
感谢篇 | 第84-85页 |
收获篇 | 第85-86页 |
结语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