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5页 |
·柴油加氢精制的社会需求 | 第13-16页 |
·柴油中芳烃含量的影响 | 第13-15页 |
·国内外柴油品质标准的演化 | 第15-16页 |
·柴油芳烃加氢饱和 | 第16-24页 |
·柴油中芳烃化合物的类型 | 第16-17页 |
·芳烃加氢热力学 | 第17-19页 |
·芳烃加氢动力学 | 第19-22页 |
·柴油加氢脱芳工艺 | 第22-24页 |
·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 | 第24-28页 |
·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 | 第24-27页 |
·非晶态合金 | 第27页 |
·“类贵金属”催化剂 | 第27-28页 |
·金属催化剂抗硫性能研究 | 第28-33页 |
·含硫物种对金属催化剂的毒化 | 第28-29页 |
·金属催化剂抗硫性的影响因素 | 第29-32页 |
·耐硫金属催化剂设计概念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页 |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33-35页 |
·论文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33-34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第二章 Beta 沸石次级结构单元组装的介孔MSUB-41 及其芳烃加氢活性 | 第35-55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实验部分 | 第36-40页 |
·实验原料 | 第36页 |
·实验装置 | 第36页 |
·Beta 沸石结构单元的制备及MSUB-41 的组装 | 第36-38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38-39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9页 |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39-40页 |
·实验结果 | 第40-51页 |
·Beta 沸石次级结构单元 | 第40-41页 |
·合成的MSUB-41 样品 | 第41-47页 |
·催化剂的活性 | 第47-51页 |
·讨论 | 第51-53页 |
·MSUB-41 的织构特征 | 第51页 |
·合成机理 | 第51-53页 |
·载体表面酸性对加氢能力和抗硫能力的影响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三章 含有Y 沸石结构单元的介孔MSUY-41 的合成及催化性能 | 第55-70页 |
·引言 | 第55页 |
·实验部分 | 第55-57页 |
·实验原料 | 第55-56页 |
·主要实验装置 | 第56页 |
·合成步骤 | 第56页 |
·合成样品和催化剂的表征 | 第56-57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57页 |
·活性测试 | 第57页 |
·实验结果 | 第57-67页 |
·Y 沸石次级结构单元 | 第57-58页 |
·合成样品 | 第58-64页 |
·催化剂的活性 | 第64-67页 |
·讨论 | 第67-69页 |
·样品的相分析 | 第67-68页 |
·载体酸性与芳烃加氢产物分布 | 第68页 |
·载体孔结构对芘加氢产物的影响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四章 MCM-41 在微孔分子筛Y 上的附晶生长及其芳烃加氢抗硫性能 | 第70-92页 |
·引言 | 第70-71页 |
·实验部分 | 第71-72页 |
·实验原料 | 第71页 |
·主要实验装置 | 第71-72页 |
·合成步骤 | 第72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72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72页 |
·活性测试 | 第72页 |
·实验结果 | 第72-88页 |
·合成样品的XRD 表征 | 第72-73页 |
·合成条件的考察 | 第73-76页 |
·复合分子筛中分子筛相对含量的确定 | 第76-77页 |
·N_2 吸附-脱附等温线 | 第77-78页 |
·FT-IR | 第78-80页 |
·SEM 和HRTEM 电镜观察 | 第80-82页 |
·MCM-41/Y 的MAS NMR | 第82-83页 |
·H(MCM-41/Y)的NH_3-TPD | 第83-84页 |
·催化剂中的金属含量 | 第84页 |
·催化剂的活性 | 第84-88页 |
·讨论 | 第88-91页 |
·MCM-41/Y 合成条件 | 第88-89页 |
·MCM-41/Y 物相结构 | 第89-90页 |
·MCM-41/Y 晶化过程的探讨 | 第90页 |
·载体酸性和孔结构对加氢抗硫能力的影响 | 第90-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五章 MCM-41/Beta 介微孔复合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活性 | 第92-114页 |
·引言 | 第92-93页 |
·实验 | 第93-95页 |
·实验原料 | 第93页 |
·主要实验装置 | 第93-94页 |
·合成步骤 | 第94-95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95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95页 |
·活性测试 | 第95页 |
·结果 | 第95-109页 |
·合成样品MCM-41/Beta 的XRD 表征 | 第95-96页 |
·碱溶液(NaOH)浓度的优化 | 第96-97页 |
·复合分子筛MCM-41/Beta 骨架硅铝比组成 | 第97页 |
·复合分子筛中分子筛相对含量的测定 | 第97-98页 |
·N_2 的吸附-脱附等温线 | 第98-100页 |
·SEM 和HRTEM | 第100-102页 |
·FT-IR | 第102-103页 |
·合成样品的MAS NMR | 第103-104页 |
·NH_3-TPD | 第104页 |
·样品MCM-41/Beta 介孔相的水热稳定性 | 第104-105页 |
·催化剂中的金属含量 | 第105页 |
·催化剂的活性 | 第105-109页 |
·讨论 | 第109-112页 |
·碱浓度的影响 | 第109页 |
·MCM-41/Beta 织构特征 | 第109-110页 |
·MCM-41/Beta 水热稳定性 | 第110页 |
·孔径分布的探讨 | 第110-111页 |
·合成机理的探讨 | 第111页 |
·孔径分布对耐硫性的贡献 | 第111-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六章 柴油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的优化 | 第114-127页 |
·引言 | 第114-115页 |
·实验 | 第115-116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115-116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116页 |
·催化剂加氢性能评价 | 第116页 |
·实验结果 | 第116-124页 |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 第116页 |
·催化剂活性 | 第116-122页 |
·本论文开发的催化剂活性比较 | 第122-124页 |
·讨论 | 第124-126页 |
·开发的催化剂活性与本组前期研究成果比较 | 第124-125页 |
·催化剂芳烃加氢性能的优化 | 第125-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 第127-130页 |
·结论 | 第127-128页 |
·展望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8页 |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第148-149页 |
致谢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