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物流中的军民协同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5页 |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1-14页 |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0-28页 |
| ·人道主义物流 | 第20-23页 |
| ·人道物流的概念 | 第20-21页 |
| ·人道物流产生原因 | 第21-22页 |
| ·人道物流的需求模式 | 第22-23页 |
| ·人道主义原则 | 第23-24页 |
| ·协同的基础理论 | 第24-27页 |
| ·协同学 | 第24-25页 |
| ·协同学基本原理 | 第25-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人道物流中军民协同理论 | 第28-38页 |
| ·人道物流军民协同特点 | 第28页 |
| ·人道物流军民协同的参与者 | 第28-30页 |
| ·军队 | 第28-30页 |
| ·民间组织 | 第30页 |
| ·军队与民间组织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 第30-33页 |
| ·军队与民间组织的相似性 | 第30-32页 |
| ·军队与民间组织的差异性 | 第32-33页 |
| ·人道物流中军民协同效应 | 第33-36页 |
| ·规模经济效应 | 第33-34页 |
| ·范围经济效应 | 第34页 |
| ·管理协同效应 | 第34-35页 |
| ·时间效应 | 第35页 |
| ·学习效应 | 第35-36页 |
| ·人道物流中军民协同需要克服的困难 | 第36-37页 |
| ·组织多样性 | 第36页 |
| ·协同成本 | 第36-37页 |
| ·缺乏标准化 | 第37页 |
| ·激烈的人道组织竞争 | 第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4章 人道救援中的重叠供应链理论 | 第38-46页 |
| ·重叠供应链基础理论 | 第38-40页 |
| ·军事供应链与人道供应链的重叠 | 第40-44页 |
| ·资源重叠 | 第40-41页 |
| ·网络重叠 | 第41-44页 |
| ·参与者的重叠 | 第44页 |
| ·人道救援中军民重叠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5章 人道物流中军民协同机制研究 | 第46-67页 |
| ·设立专门的军民协同机构 | 第46-52页 |
| ·人道物流军民协同中的信息保障机制 | 第52-54页 |
| ·人道物流军民协同流程 | 第54-64页 |
| ·人道物流军民协同流程模型 | 第54-61页 |
| ·基于协同流程的快速响应模型 | 第61-64页 |
| ·基于灾难不同周期的人道物流军民协同管理机制 | 第64-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6章 案例分析 | 第67-77页 |
| ·汶川地震 | 第67-72页 |
| ·背景 | 第67页 |
| ·人道救援工作的开展 | 第67-71页 |
| ·信息共享与通讯 | 第71-72页 |
| ·救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第72-74页 |
| ·信息共享与信息传递缺陷 | 第72-73页 |
| ·缺少专门的军民协同机构 | 第73页 |
| ·缺少军民联动响应机制 | 第73-74页 |
| ·改善措施 | 第74-76页 |
| ·本章小节 | 第76-77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77-79页 |
| ·全文总结 | 第77-78页 |
| ·研究展望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