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变换反应动力学 | 第14-24页 |
1.2.1 理论概述 | 第14-16页 |
1.2.2 本征反应动力学和宏观反应动力学 | 第16-18页 |
1.2.3 变换反应动力学模型文献概况 | 第18-24页 |
1.3 研究计划 | 第24-25页 |
第二章 QCS-01型催化剂的反应动力学 | 第25-39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32页 |
2.2.1 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及其检验 | 第25-26页 |
2.2.2 实验流程 | 第26-27页 |
2.2.3 实验原料 | 第27-28页 |
2.2.4 分析测试 | 第28页 |
2.2.5 催化剂的硫化 | 第28-29页 |
2.2.6 催化剂的反硫化问题 | 第29-30页 |
2.2.7 实验设计 | 第30-31页 |
2.2.8 实验及数据处理过程中有关计算公式 | 第31-32页 |
2.3 实验条件及结果 | 第32-34页 |
2.4 动力学数学模型及模型参数估值 | 第34-37页 |
2.4.1 宏观反应动力学数学模型 | 第34-35页 |
2.4.2 动力学模型参数估值 | 第35-36页 |
2.4.3 QCS-01型催化剂与同类催化剂的比较 | 第36-37页 |
2.5 方差分析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固定床反应器的数学模型及模拟 | 第39-56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变换反应器拟均相一维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9-41页 |
3.3 热力学基础数据的计算 | 第41-42页 |
3.4 工业变换反应器的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42-56页 |
3.4.1 反应器模拟结果与工业实际运行结果的比较 | 第43-45页 |
3.4.2 第一段反应器的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45-52页 |
3.4.2.1 物流温度随催化剂床层高度的变化 | 第45-46页 |
3.4.2.2 CO的含量随催化剂床层高度的变化 | 第46-47页 |
3.4.2.3 床层出口CO的含最随入口温度的变化 | 第47-48页 |
3.4.2.4 床层出口CO的含量随水气比的变化 | 第48-49页 |
3.4.2.5 最佳反应温度和反应平衡温度 | 第49-50页 |
3.4.2.6 第一段反应器催化剂装填量和操作条件的确定 | 第50-51页 |
3.4.2.7 第一段反应器模拟计算结果 | 第51-52页 |
3.4.3 多段绝热反应器的模拟及优化 | 第52-5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6-58页 |
符号说明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一 非线性回归 C语言源程序 | 第63-68页 |
附录二 反应器数学模型 C语言源程序 | 第68-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