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页 |
文献综述 | 第7-14页 |
1. 生态城市的概念、内涵及特征 | 第14-16页 |
·生态城市的概念 | 第14-15页 |
·生态城市的内涵 | 第15页 |
·生态城市的特征 | 第15-16页 |
2. 乌鲁木齐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现状分析 | 第16-18页 |
·基本概况 | 第16页 |
·环境基本状况 | 第16-17页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第17-18页 |
3. 乌鲁木齐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18-21页 |
·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第18-19页 |
·政策相关性与信息综合能力强 | 第18页 |
·基础数据的可靠性高与灵敏度强 | 第18页 |
·有可比性和可接受性 | 第18-19页 |
·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导向性 | 第19页 |
·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原则 | 第19页 |
·乌鲁木齐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19页 |
·指标说明 | 第19-21页 |
4. 乌鲁木齐生态城市建设现状的综合评价 | 第21-30页 |
·因子分析法 | 第21-22页 |
·乌鲁木齐生态城市建设分析 | 第22-30页 |
·资源支持子系统 | 第22-24页 |
·经济发展支持系统 | 第24-25页 |
·社会支持子系统 | 第25-26页 |
·环境支持子系统 | 第26-27页 |
·政策管理支持子系统 | 第27-28页 |
·生态城市综合评价值计算 | 第28-30页 |
5. 乌鲁木齐生态足迹分析 | 第30-34页 |
·生态足迹基本原理 | 第30-31页 |
·生态足迹计算及分析 | 第31-34页 |
6. 乌鲁木齐生态城市建设对策 | 第34-37页 |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 | 第34-35页 |
·建立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 | 第35页 |
·建立节约型的资源利用体系 | 第35-36页 |
·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体系 | 第36页 |
·建立以人为本的社会体系 | 第36-37页 |
7.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