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前言 | 第7-8页 |
| 第一章 非标准劳动关系的界定 | 第8-13页 |
| ·劳动就业的非正规化——非标准劳动关系的社会事实基础 | 第8-10页 |
| ·劳动就业的非正规化是各国雇佣体系变化的共同现象 | 第8-9页 |
| ·劳动就业非正规化的产生原因 | 第9-10页 |
| ·劳动法规制体系的失调——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表现 | 第10-11页 |
| ·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具有较强的除外性 | 第10-11页 |
| ·劳动法的调整制度具有明显的非适应性 | 第11页 |
| ·非标准劳动关系的定义——社会事实与法律规范的有机结合 | 第11-13页 |
| ·标准劳动关系的定义 | 第11-12页 |
| ·非标准劳动关系的定义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我国标准劳动关系与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对比 | 第13-27页 |
| ·我国标准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 | 第13-16页 |
| ·劳动合同的订立 | 第13-15页 |
| ·劳动基准条件 | 第15-16页 |
| ·解雇保护 | 第16页 |
| ·社会保险 | 第16页 |
| ·我国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 | 第16-27页 |
| ·受劳动法调整的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 | 第16-20页 |
| ·不受劳动法调整的非标准劳动关系的规制现状 | 第20-27页 |
| 第三章 国际视野下的非标准准劳动关系法律规制 | 第27-31页 |
| ·研究与借鉴外国法的意义 | 第27页 |
| ·国际劳工组织的规制模式 | 第27-28页 |
| ·美国的规制模式 | 第28-29页 |
| ·德国的规制模式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我国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建议 | 第31-36页 |
| ·概述 | 第31页 |
| ·受劳动法调整的非标准劳动关系规制建议 | 第31-34页 |
| ·劳务派遣 | 第31-32页 |
| ·非全日制用工 | 第32-34页 |
| ·不受劳动法调整的非标准劳动关系规制建议 | 第34-36页 |
| ·个体雇工 | 第34页 |
| ·在校学生兼职打工 | 第34-35页 |
| ·退休人员重新就业 | 第35-36页 |
| 结论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 致谢 | 第38-39页 |
| 个人简历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