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中文) | 第1-6页 |
内容摘要(英文) | 第6-7页 |
导言 | 第7-11页 |
一、选题的缘起 | 第7页 |
二、选题的角度及创新之处 | 第7页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第7-9页 |
四、论文结构及资料运用情况 | 第9-11页 |
第一章 中美贸易往来状况 | 第11-16页 |
(一) 中美关系恢复后两国贸易的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1. 复苏阶段: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至1978年底 | 第12页 |
2. 快速发展阶段:1979年中美建交至今 | 第12-13页 |
(二) 中美贸易逆差额的变化过程 | 第13-16页 |
第二章 中美贸易逆差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 第16-24页 |
(一) 贸易统计技术原因 | 第16-17页 |
1. 香港的转口贸易因素 | 第16-17页 |
2. 进出口商品计价方法的不同 | 第17页 |
(二) 政治原因 | 第17-19页 |
1. 新中国成立至冷战结束前夕 | 第17-18页 |
2. 苏联解体之后的冷战后时期 | 第18-19页 |
(三) 经济原因 | 第19-24页 |
1. 美国宏观经济的失衡 | 第19-20页 |
2. 美国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严格 | 第20-21页 |
3. 中美出口产品结构存在差异性 | 第21-22页 |
4. 亚洲部分国家(地区)向中国产业转移 | 第22-24页 |
第三章 贸易逆差问题对中美贸易关系的现实影响 | 第24-31页 |
(一) 美国在中国“复关”及“入世”进程中屡设障碍 | 第24-26页 |
1. 中国“复关”谈判受到美国阻挠 | 第24-25页 |
2. 美国对中国“入世”设置“高门槛” | 第25-26页 |
(二) 美国加强非关税壁垒阻止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 | 第26-28页 |
1. 美国对中国产品实行反倾销调查 | 第26页 |
2. 美国对中国纺织品实行进口限额 | 第26-27页 |
3. 美国加强对中国知识产权的监督力度 | 第27-28页 |
(三) 美国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 | 第28-31页 |
1. 人民币汇率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 | 第28-29页 |
2. 人民币升值无助于减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 | 第29-30页 |
3. 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利于中美经济的正常发展 | 第30-31页 |
第四章 中国应对中美贸易逆差问题的对策 | 第31-35页 |
(一) 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妥善处理贸易逆差问题 | 第31页 |
(二) 建立贸易统计协调机制,统一贸易计算口径 | 第31-32页 |
(三) 调整对美贸易进出口结构,实施外贸多元化战略 | 第32-33页 |
(四) 中美高层沟通常规化,建立高层间对话机制 | 第33-35页 |
结束语 | 第35-3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