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第8-9页 |
一、选题的缘由 | 第8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已有研究介绍、本文的创新点及结构安排 | 第9-12页 |
一、已有研究介绍 | 第9-10页 |
二、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0-11页 |
三、论文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公共物品供给的基本概念 | 第12-23页 |
第一节 公共物品概述 | 第12-16页 |
一、公共物品的定义 | 第12页 |
二、公共物品的特征 | 第12-15页 |
三、公共物品的分类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公共物品供给方式 | 第16-21页 |
一、政府直接生产 | 第16-17页 |
二、政府利用市场供给 | 第17-20页 |
三、非营利组织供给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影响公共物品服务供给的因素 | 第21-23页 |
一、公共物品需求 | 第21页 |
二、政府财政支付能力 | 第21-22页 |
三、公共经济资源 | 第22页 |
四、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我国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分析 | 第23-29页 |
第一节 我国传统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特征及存在问题 | 第23-26页 |
一、传统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的特征 | 第23-24页 |
二、传统公共物品供给的问题 | 第24-26页 |
第二节 我国公共物品供给变革过程 | 第26-29页 |
一、我国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机制的历史演变 | 第26-27页 |
二、公共物品供给市场机制的引入与非营利组织的兴起 | 第27-29页 |
第三章 西方公共物品供给经验的考察 | 第29-37页 |
第一节 西方公共物品供给理论的演变 | 第29-33页 |
一、古典经济学派理论 | 第29-30页 |
二、传统公共物品理论 | 第30页 |
三、纯公共物品理论 | 第30页 |
四、现代公共物品理论 | 第30-33页 |
第二节 英国公共物品供给经验的考察 | 第33-35页 |
一、改善政府绩效是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 第33-34页 |
二、公平健康的“竞争”是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动力 | 第34-35页 |
第三节 美国公共物品供给经验的考察 | 第35-37页 |
一、改革公务员制度 | 第35页 |
二、改革公共服务机构 | 第35页 |
三、引入竞争机制 | 第35-36页 |
四、追求高回应性供给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我国公共物品供给变革的实现途径 | 第37-50页 |
第一节 科学定位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中的角色 | 第37-42页 |
一、政府必须放弃公共物品供给的垄断地位 | 第37-38页 |
二、政府必须一定程度地介入公共物品供给 | 第38-40页 |
三、我国公共支出的优化和改革 | 第40-42页 |
第二节 完善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体制 | 第42-44页 |
一、实现市场供给形式的多样化 | 第42页 |
二、公共物品市场化供给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2-43页 |
三、完善市场化提供公共物品的措施 | 第43-44页 |
第三节 稳步推进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 第44-50页 |
一、非营利组织进行公共物品供给的必要性 | 第45-46页 |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第46-47页 |
三、加强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管和引导 | 第47-50页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