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1.依法执政的概念 | 第8页 |
2.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 | 第8-10页 |
第1章 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局部执政和依法执政思想的萌芽 | 第10-14页 |
·执政最初尝试:建立根据地政权,颁布各项法令 | 第10-11页 |
·萌芽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思想的内容 | 第11-14页 |
·党政职能分开的思想 | 第11-12页 |
·党员守法的思想 | 第12-14页 |
第2章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思想的内容及其实践 | 第14-23页 |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思想的内容 | 第14-18页 |
·对健全法制重要性的认识 | 第14-15页 |
·对党依法办事重要性的认识 | 第15-17页 |
·强调党政职能分开 | 第17-18页 |
·建国初期依法执政思想在实践中的推进与历史局限 | 第18-23页 |
·依法执政思想在实践中的推进 | 第18-20页 |
·实践中的局限 | 第20-23页 |
第3章 “左”的错误严重泛滥时期依法执政思想被全面压制 | 第23-33页 |
·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地位遭遇严重挑战和危机 | 第23-25页 |
·党的政策代替国家法律,法律的权威被严重削弱和动摇 | 第23-24页 |
·“还是马青天那一套好”,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实际上被否定 | 第24-25页 |
·“七千人大会”,曲折中少有的发展 | 第25页 |
·十年内乱,宪法和法律的地位与权威被全面破坏和否定 | 第25-27页 |
·“无法无天”:国家陷入完全混乱的局面 | 第26页 |
·一元化领导,执政党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 | 第26-27页 |
·依法执政思想的发展遭受重大挫折和被全面压制的原因 | 第27-33页 |
·对执政党、领袖、法律三者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 | 第27-30页 |
·对群众路线产生认识偏差,强调“群众运动”和“大民主” | 第30-31页 |
·对法律和制度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 | 第31-33页 |
第4章 对执政经验的全面总结和依法执政思想的初步确立 | 第33-39页 |
·对宪法和法律重要性的重新认识和肯定 | 第33-36页 |
·提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 第33-34页 |
·强调各级党政部门必须依法办事,党员必须严格守法 | 第34-36页 |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思想初步确立 | 第36-39页 |
·“党内宪法”对依法执政思想的确认 | 第36-37页 |
·“国家根本大法”对依法执政思想的确立 | 第37-39页 |
第5章 依法执政思想系统化和“依法执政”的正式提出 | 第39-47页 |
·江泽民时期对邓小平时期依法执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第39-43页 |
·继承邓小平时期的依法执政思想 | 第39-41页 |
·对邓小平时期依法执政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第41-43页 |
·依法治国的酝酿、确立与依法执政思想的系统化 | 第43-45页 |
·酝酿:依法治国是党工作的重要方针 | 第43-44页 |
·确立:“依法治国”是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第44页 |
·“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的理论联系 | 第44-45页 |
·“依法执政"正式提出及其开始全面实践 | 第45-47页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 第47-61页 |
·依法执政是实现党的根本宗旨与人民根本利益相统一的关键 | 第47-51页 |
·依法执政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 第51-55页 |
·依法执政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 | 第55-58页 |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是“人治”走向“法治”的关键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