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前言 | 第6-10页 |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5页 |
| 1.1 由实践中的问题引发的思考 | 第10-12页 |
| 1.2 基于以往相关研究的启发 | 第12-14页 |
| 1.3 有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 2 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 2.1 关于学习风格、学习方式内涵的研究 | 第15-16页 |
| 2.2 关于学习风格、学习方式与学科关系的研究 | 第16-17页 |
| 2.3 关于学习风格、学习方式与学业成绩的研究 | 第17-20页 |
| 3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20-21页 |
| 3.1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 3.2 研究的理论假设 | 第20-21页 |
| 4 研究方法与程序 | 第21-27页 |
| 4.1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 4.2 被试的选择 | 第21-22页 |
| 4.3 研究工具 | 第22-26页 |
| 4.4 研究程序 | 第26-27页 |
| 5 研究结果 | 第27-38页 |
| 5.1 各专业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专业匹配性差异 | 第27-29页 |
| 5.2 大学生的专业匹配性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 | 第29-32页 |
| 5.3 大学生的专业匹配性与学生其它发展的相关 | 第32-34页 |
| 5.4 影响大学生专业匹配性的因素分析 | 第34-38页 |
| 6 分析与讨论 | 第38-52页 |
| 6.1 大学生的专业匹配性对学习的影响 | 第38-39页 |
| 6.2 大学生的专业匹配性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 第39-41页 |
| 6.3 典型个案研究 | 第41-45页 |
| 6.4 影响大学生专业匹配性的因素分析 | 第45-46页 |
| 6.5 本研究的教育启示 | 第46-51页 |
| 6.6 本研究的不足与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51-52页 |
| 7 研究结论 | 第52-53页 |
| 7.1 各个专业需要各自不同的学习方式 | 第52页 |
| 7.2 大学生的专业匹配性与学业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 | 第52页 |
| 7.3 大学生的专业匹配性与学生的其它发展呈显著的正相关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附录 | 第56-58页 |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