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详细摘要 | 第1-8页 |
一、引言 | 第8-10页 |
二、“民生新闻”的生存现状 | 第10-15页 |
1、“民生新闻”蓬勃涌现,掀起新一轮收视热潮 | 第10-11页 |
2、“民生新闻”大战愈演愈烈 | 第11-13页 |
3、“民生新闻”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3-15页 |
三、“民生新闻”的合法性 | 第15-22页 |
1、“喉舌论”的重新定位—百姓喉舌,人民喉舌 | 第15-17页 |
2、“民生新闻”现行体制下的“擦边球” | 第17-18页 |
3、从新闻本位对“民生新闻”合法性的认知 | 第18-20页 |
4、新闻道德伦理有待完善 | 第20-22页 |
四、“民生新闻“的话语形态 | 第22-26页 |
1、以《新闻联播》为首的官方话语形态长期占据电视新闻的主导地位 | 第22页 |
2、官方话语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 | 第22-23页 |
3、“民生新闻”的平民话语形态分析 | 第23-26页 |
五、“民生新闻”的接收形态 | 第26-30页 |
1、“民生新闻”满足了受众求近心理 | 第26-28页 |
2、“民生新闻”满足了受众求新心理 | 第28-30页 |
六、“民生新闻”与舆论监督 | 第30-33页 |
1、敢于批评是“民生新闻”成功的关键之一 | 第30-31页 |
2、“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推进民主制度的建设 | 第31-33页 |
七、“民生新闻”与人文关怀 | 第33-37页 |
1、群众利益无小事 | 第33-34页 |
2、想为百姓所想 | 第34-35页 |
3、人文关怀成为“民生新闻”的基础 | 第35-37页 |
八、“民生新闻”的未来走向 | 第37-41页 |
1、对“民生新闻”热的反思 | 第37-38页 |
2、“公共新闻”—“民生新闻”的未来选择 | 第38-40页 |
3、“主流地位”—“民生新闻”的追求目标 | 第40-41页 |
九、结论 | 第4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6-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