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1 绪论 | 第1-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论文结构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2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评述 | 第14-26页 |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渊源 | 第14-15页 |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人力资本思想 | 第14页 |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价值与局限 | 第14-15页 |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 | 第15-19页 |
·明塞尔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第15-16页 |
·索洛的技术进步决定论 | 第16页 |
·经济增长多因素决定论 | 第16-18页 |
·舒尔茨与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 | 第18-19页 |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价值与局限 | 第19页 |
·新增长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 第19-26页 |
·阿罗的“干中学”模型 | 第20页 |
·罗默的收益递增模型 | 第20-22页 |
·卢卡斯的人力资本积累模型 | 第22-23页 |
·新增长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 第23-26页 |
3 河南经济和人力资本的现状分析 | 第26-34页 |
·总体经济比较分析 | 第26-28页 |
·经济总量分析 | 第26-27页 |
·消费支出结构分析 | 第27-28页 |
·人力资本现状比较分析 | 第28-34页 |
·教育发展水平分析 | 第29-30页 |
·教育经费规模分析 | 第30-31页 |
·河南的科研状况 | 第31-32页 |
·河南的健康状况 | 第32-34页 |
4 河南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量研究 | 第34-60页 |
·总量生产函数模型 | 第34-38页 |
·投入要素的测量依据 | 第38-43页 |
·物质资本投入的测量 | 第38页 |
·体力劳动投入的测量 | 第38-39页 |
·人力资本投入的测量 | 第39-43页 |
·河南经济增长中各投入要素的测量 | 第43-53页 |
·物质资本投入的计量 | 第43-47页 |
·体力劳动投入的计量 | 第47-50页 |
·人力资本投入的计量 | 第50-53页 |
·模型的统计分析和检验 | 第53-57页 |
·回归分析 | 第53-56页 |
·统计检验 | 第56-57页 |
·模型结果的分析 | 第57-60页 |
5 加快河南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 第60-63页 |
(1) 转变观念 | 第60页 |
(2) 加强对不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和卫生保健支出 | 第60-61页 |
(3) 加快不发达地区体制改革的步伐 | 第61-62页 |
(4) 培养多元化的人力资本投资主体 | 第62-6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附录 | 第65-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发表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