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遗传图谱构建和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玉米的研究

目录第1-5页
中文摘要第5-9页
ABSTRACT第9-13页
符号说明第13-15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5-31页
 1 玉米基因组学研究进展第15-21页
 2 玉米遗传转化研究进展第21-24页
 参考文献第24-31页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第31-95页
 1 玉米掖478×90110群体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第31-63页
   ·前言第31-33页
   ·材料与方法第33-39页
     ·作图群体第33页
     ·RFLP分析第33-37页
     ·SSR分析第37-38页
     ·筛选双亲间多态的RFLP和SSR标记第38页
     ·F_2群体分析及数据转换第38-39页
     ·分子标记的偏分离分析第39页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第39页
     ·双亲基因组的多态性分析第39页
   ·结果与分析第39-51页
     ·双亲的RFLP、SSR分析第39-42页
     ·F_2群体RFLP、SSR分析第42-45页
     ·F_2群体RFLP、SSR标记的偏分离分析第45-46页
     ·F_2群体遗传图谱的构建第46-47页
     ·双亲基因组的多态性分析第47-51页
   ·讨论第51-57页
     ·我国玉米遗传图谱研究进展和本图谱构建的意义第51-52页
     ·双亲遗传差异及染色体不同区段的多态性第52-54页
     ·构建遗传图谱的分子标记和图谱密度第54-55页
     ·作图群体中分子标记的偏分离现象第55-56页
     ·玉米遗传图谱的应用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2 玉米粗缩病抗性遗传分析和掖478×90110的家系分析第63-76页
   ·前言第63-64页
   ·材料与方法第64-66页
     ·植物材料及家系构建第64-65页
     ·玉米粗缩病抗性鉴定第65-66页
     ·玉米粗缩病分级标准第66页
     ·分析方法第66页
   ·结果与分析第66-73页
     ·家系群体构建及玉米粗缩病抗性鉴定第66-67页
     ·F_2群体的抗病性鉴定第67-68页
     ·F_3群体的抗病性鉴定第68-69页
     ·玉米粗缩病抗性性状的遗传分析第69-70页
     ·F_3及以后世代群体的抗性分析第70-73页
   ·讨论第73-74页
     ·玉米粗缩病抗性鉴定第73页
     ·玉米粗缩病抗性遗传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3 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玉米的研究第76-95页
   ·前言第76-78页
   ·材料与方法第78-82页
     ·植物材料和质粒第78页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玉米的方法第78-79页
     ·转化植株的除草剂筛选第79页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第79-80页
     ·转基因植株的Southem杂交鉴定第80-81页
     ·花粉管通道法获得转基因植株后代的遗传稳定性分析第81页
     ·不同转化方法获得转基因植株后代的遗传稳定性比较第81-82页
   ·结果与分析第82-89页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玉米第82页
     ·转化当代植株的除草剂筛选第82-83页
     ·转基因植株的PCR和Soulthem杂交鉴定第83-84页
     ·花粉管通道法获得转基因植株后代的遗传稳定性分析第84-86页
     ·三种遗传转化方法获得转基因植株后代的遗传稳定性比较第86-89页
   ·讨论第89-92页
     ·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玉米的方法第89-90页
     ·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外源基因的遗传稳定性第90-91页
     ·三种不同遗传转化方法导入外源基因的遗传稳定性比较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5页
致谢第95-9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6-97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连接蛋白43在晶体上皮细胞增殖过程中表达变化的研究
下一篇: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泪膜的变化及与角膜知觉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