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5页 |
Ⅰ.引言 | 第15-39页 |
1 植物的开花生理 | 第15-39页 |
·高等植物开花机理研究 | 第15-22页 |
·高等植物开花过程中物质等代谢的变化 | 第15-17页 |
·高等植物开花过程的分子机理研究 | 第17-22页 |
·十字花科蔬菜中开花相关基因的分离及其功能 | 第22-24页 |
·GA在植物成花中的作用 | 第24-26页 |
·LFY基因的特点及其在基因调控网络中的作用 | 第26-31页 |
·LFY基因的时空表达 | 第27-28页 |
·LFY基因在成花各阶段中的作用 | 第28-29页 |
·影响LFY表达的生理因子 | 第29-31页 |
·基因沉默研究 | 第31-37页 |
·RNA沉默现象的机制及其应用 | 第31-35页 |
·RNA沉默的生物学意义 | 第35-36页 |
·RNA沉默的应用 | 第36-37页 |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 | 第37-39页 |
Ⅱ 研究报告 | 第39-95页 |
第一章 GA处理对大白菜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第39-4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9页 |
·试验材料和GA处理 | 第39页 |
·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 第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可溶性糖的变化 | 第39-40页 |
·蔗糖含量的变化 | 第40-41页 |
·淀粉含量的变化 | 第41页 |
·讨论 | 第41-44页 |
第二章 GA处理后大白菜体内蛋白质、酶和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 | 第44-5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植物材料和GA处理 | 第44-46页 |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44页 |
·过氧化物同工酶(POD)活性的测定 | 第44页 |
·α-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 第44-45页 |
·酯酶EST活性测定 | 第45页 |
·DNA甲基化水平的测定 | 第45页 |
·内源GA含量的测定 | 第45-4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6-52页 |
·GA处理对大白菜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GA处理对大白菜同工酶活性的影响 | 第47-52页 |
·GA处理对大白菜POD活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GA处理对大白菜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 第48页 |
·GA处理对大白菜EST活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GA处理对大白菜DNA甲基化的影响 | 第49页 |
·GA处理对大白菜内源GA含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GA处理对LFY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0-52页 |
·讨论 | 第52-54页 |
第三章 大白菜开花基因LFY的克隆、dsRNA-LFY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4-6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4页 |
·材料 | 第54页 |
·菌种及质粒 | 第54页 |
·试剂 | 第54页 |
·方法 | 第54-65页 |
·RNA的提取方法 | 第54-55页 |
·LFY基因的克隆 | 第55-58页 |
·双链RNA抑制载体dsRNA-LFY的构建 | 第58-63页 |
·重组植物表达载体向农杆菌的转化 | 第63-6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5-67页 |
·LFY基因的克隆及反义和正义LFY基因的PCR扩增 | 第65-66页 |
·双链RNA抑制载体的构建 | 第66-67页 |
·讨论 | 第67-69页 |
·关于引发RNA沉默片断长度及内含子片段的探讨 | 第68-69页 |
·使用RNA干扰技术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69页 |
第四章 大白菜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第69-77页 |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69-71页 |
·无菌苗的获得 | 第70页 |
·外植体及接种方式 | 第70页 |
·遗传转化所用的植物材料、菌株及抗生素 | 第70页 |
·培养基 | 第70页 |
·双链dsRNA-LFY转化植株的获得 | 第70-71页 |
·T_0代转基因植株的扩繁 | 第71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1-75页 |
·pH和琼脂糖浓度对对大白菜子叶-子叶柄的诱导及其转化频率 | 第71-73页 |
·大白菜dsRNA-LFY片段转化植株的获得 | 第73-75页 |
·讨论 | 第75-77页 |
第五章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 | 第77-8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77-81页 |
·材料 | 第77页 |
·植物基因组DNA和总RNA的提取 | 第77-78页 |
·转化植株的PCR检测 | 第78页 |
·转化植株Southern blot检测 | 第78-80页 |
·转化植株Northern blot检测 | 第80-8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1-83页 |
·转化植株的PCR检测 | 第81-82页 |
·抗性植株的Southern blot检测 | 第82页 |
·转化植株的Northern blot检测 | 第82-83页 |
·讨论 | 第83-86页 |
第六章 转基因植株的形态学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 | 第86-9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6页 |
·试验材料 | 第86页 |
·试验方法 | 第8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6-89页 |
·转基因植株的形态变化 | 第86-87页 |
·转基因大白菜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 第87-88页 |
·转基因大白菜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同功酶活性的变化 | 第88页 |
·转基因植株激素水平的变化 | 第88-89页 |
·讨论 | 第89-94页 |
·转入LFY基因后,增加了大白菜开花时的叶片数 | 第89-90页 |
·转入LFY基因后,改变了大白菜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 第90页 |
·转入LFY基因后,改变了植株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同工酶的活性 | 第90-91页 |
·转入LFY基因后,改变了植株体内激素的水平 | 第91-94页 |
7 结论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13页 |
附录 | 第113-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