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南部中生代构造变形叠加及其意义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研究区概况及地质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研究区自然地理、经济概况 | 第10-11页 |
| ·研究区构造位置 | 第11-12页 |
| ·研究区地质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选题依据与选题意义 | 第15-16页 |
|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 第16-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论文工作情况 | 第17-18页 |
|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18-19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9-30页 |
|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9页 |
| ·区域地层 | 第19-25页 |
| ·太古界 | 第20页 |
| ·中上元古界 | 第20-21页 |
| ·古生界 | 第21-23页 |
| ·中生界 | 第23-25页 |
| ·新生界 | 第25页 |
| ·区域岩浆活动特征 | 第25-30页 |
| ·侵入岩 | 第25-26页 |
| ·火山岩 | 第26-30页 |
| 第3章 辽西南部中生代构造形态特征 | 第30-48页 |
| ·第一期褶皱和断层构造 | 第30-34页 |
| ·第二期褶皱和断层构造 | 第34-44页 |
| ·第三期褶皱和断层构造 | 第44-48页 |
| 第4章 辽西南部中生代构造叠加分析 | 第48-56页 |
| ·叠加构造变形分析 | 第48-52页 |
| ·主要构造变形时代分析 | 第52-56页 |
| ·第一期构造形成时代 | 第53页 |
| ·第二期构造形成时代 | 第53-55页 |
| ·第三期构造形成时代 | 第55-56页 |
| 第5章 辽西南部构造叠加变形的区域大地构造意义 | 第56-59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