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英文縮略词表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一、IPF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第13-20页 |
1. 中医病名归属 | 第13-14页 |
2. 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 第14-16页 |
3. 中医辨证分型及用药 | 第16-20页 |
·单味药研究 | 第16-18页 |
·复方研究 | 第18-20页 |
二、IPF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第20-25页 |
1. 西医发病机制 | 第20-23页 |
·TGF-β是致纤维化的关键性细胞因子 | 第20-21页 |
·Smads通路是TGF-β信号转导的主要通路 | 第21-22页 |
·Ⅰ、Ⅲ型胶原:肺内主要的间质型胶原 | 第22-23页 |
2. 西医治疗现状 | 第23-25页 |
·糖皮质激素 | 第23页 |
·免疫抑制剂 | 第23页 |
·抗氧化剂 | 第23-24页 |
·其他 | 第24-25页 |
三、问题与展望 | 第25-27页 |
第二章 益气通痹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 第27-43页 |
前言 | 第27页 |
一、临床资料 | 第27-38页 |
1. 病例来源 | 第27-28页 |
2. 病例选择 | 第28-29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28页 |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第28页 |
·病例纳入标准 | 第28-29页 |
·病例排除标准 | 第29页 |
·剔除、脱落和中止试验的标准 | 第29页 |
3. 治疗方案 | 第29-31页 |
·分组方法 | 第29页 |
·一般临床资料 | 第29-30页 |
·药物的名称及规格 | 第30页 |
·用药方法 | 第30-31页 |
·合并用药规定 | 第31页 |
4. 观察指标 | 第31-32页 |
·人口学资料 | 第31页 |
·影响疗效因素 | 第31页 |
·一般体格检查 | 第31页 |
·诊断性指标 | 第31页 |
·安全性检查 | 第31-32页 |
·依从性观察 | 第32页 |
·疗效性观测 | 第32页 |
5. 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 第32-33页 |
·主要指标的疗效判断标准 | 第32-33页 |
·安全性指标的分析及评价 | 第33页 |
6. 统计方法 | 第33页 |
7. 结果 | 第33-38页 |
·总疗效比较 | 第33-34页 |
·呼吸困难症状疗效 | 第34-35页 |
·肺功能评估 | 第35页 |
·生活质量评估 | 第35-37页 |
·6分钟步行实验评估 | 第37-38页 |
二、讨论 | 第38-43页 |
第三章 益气通痹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大鼠的实验研究 | 第43-55页 |
前言 | 第43页 |
一、材料 | 第43-44页 |
1. 实验动物 | 第43页 |
2. 实验药品 | 第43页 |
3. 实验试剂 | 第43-44页 |
4. 主要仪器 | 第44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44-46页 |
1. 动物分组 | 第44页 |
2. 制备肺纤维化动物模型 | 第44页 |
3. 给药方法 | 第44-45页 |
4. 标本采集与指标检测 | 第45-46页 |
5. 统计学分析 | 第46页 |
三、结果 | 第46-52页 |
1. 大鼠外观形态 | 第46页 |
2. 肺功能 | 第46-48页 |
3. 肺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48-49页 |
·肉眼观察 | 第48页 |
·光镜观察 | 第48-49页 |
4. 肺组织中Ⅰ型胶原、Ⅲ型胶原、TGF-β、Smad3、Smad7的观察 | 第49-52页 |
·免疫组化法显示大鼠肺组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 | 第49-50页 |
·免疫组化法显示大鼠肺组织TGF-β的表达 | 第50-51页 |
·免疫组化法显示大鼠肺组织Smad3、Smad7的表达 | 第51-52页 |
四、讨论 | 第52-55页 |
附图 | 第55-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附录 | 第69-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个人简历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