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7页 |
·引言 | 第9-10页 |
·整体性阳极材料的性能特点 | 第10-15页 |
·废钢铁、铝 | 第10-12页 |
·石墨阳极 | 第12-13页 |
·高硅铸铁阳极 | 第13-14页 |
·磁性氧化铁阳极 | 第14页 |
·铅银合金阳极 | 第14-15页 |
·高性能复合阳极材料的性能特点 | 第15-23页 |
·铂复合阳极 | 第15-18页 |
·聚合物阳极 | 第18-20页 |
·金属氧化物阳极 | 第20-23页 |
·辅助阳极材料的选择和发展方向 | 第23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7页 |
第二章 金属氧化物阳极材料的制备与实验技术 | 第27-33页 |
·金属氧化物阳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 第27-28页 |
·电化学性能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试样封装 | 第28页 |
·开路电位测量 | 第28页 |
·循环伏安测试 | 第28-29页 |
·电化学阻抗谱测量 | 第29页 |
·极化曲线测量 | 第29页 |
·强化电解加速寿命试验 | 第29页 |
·氧化物阳极消耗率测量 | 第29-30页 |
·氧化物阳极微观结构分析方法 | 第30页 |
·实海模拟试验方法 | 第30-33页 |
·试验装置台架 | 第30-31页 |
·试验环境和条件 | 第31-32页 |
·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铱钽金属氧化物阳极的微观结构与表面电化学特征 | 第33-75页 |
·引言 | 第33-34页 |
·铱钽金属氧化物阳极的微观结构 | 第34-52页 |
·铱钽金属氧化物阳极的表面形貌 | 第34-43页 |
·铱钽氧化物阳极的表面成分分析 | 第43-47页 |
·铱钽氧化物阳极的XRD 分析 | 第47-51页 |
·铱钽氧化物阳极的TEM 分析 | 第51-52页 |
·铱钽金属氧化物阳极的表面电化学特征 | 第52-73页 |
·氧化物阳极的开路电位 | 第52-54页 |
·铱钽氧化物阳极的循环伏安行为 | 第54-62页 |
·铱钽氧化物阳极的电化学阻抗谱 | 第62-67页 |
·金属氧化物阳极的极化行为 | 第67-72页 |
·金属氧化物阳极的稳定性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四章 铱钽金属氧化物阳极的失效行为与机理 | 第75-92页 |
·引言 | 第75页 |
·铱钽氧化物阳极失效过程的电化学监测 | 第75-84页 |
·槽压随电解时间的变化 | 第75-76页 |
·循环伏安测量 | 第76-79页 |
·电化学阻抗谱 | 第79-84页 |
·铱钽氧化物阳极失效后的SEM 和EDX 分析 | 第84-89页 |
·铱钽氧化物阳极的失效机理及性能改进的途径 | 第89-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五章 大排流量阳极组件研制及实海模拟试验研究 | 第92-115页 |
·引言 | 第92-93页 |
·阳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93-95页 |
·大排流量阳极结构优化设计与成型 | 第95-101页 |
·设计原则 | 第95页 |
·阳极体的设计 | 第95-98页 |
·阳极托架材料及成型 | 第98-100页 |
·大排流量阳极组件成型工艺 | 第100-101页 |
·阳极屏涂层材料及其性能 | 第101-106页 |
·阳极屏涂层材料及性能测试结果 | 第101-102页 |
·涂层厚度对阳极屏涂层耐阴极剥离性能的影响 | 第102-106页 |
·大排流量阳极组件的模拟试验研究 | 第106-114页 |
·阳极输出特性和工作稳定性 | 第106-107页 |
·阴极电位分布 | 第107-113页 |
·试验结束后的检查 | 第113-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115-118页 |
·结论 | 第115-116页 |
·创新点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3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32-133页 |
致谢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