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区扁穗牛鞭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生产性能初步研究
| 1 前言 | 第1-16页 |
| 1.1 种质资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 1.2 草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 1.3 牛鞭草研究概况 | 第12-16页 |
| 1.4 目的及意义 | 第16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 2.1 试验地概况 | 第16页 |
| 2.2 试验材料 | 第16-18页 |
| 2.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18-20页 |
| 2.3.1 田间试验设计 | 第18-19页 |
| 2.3.2 形态学特征观测 | 第19页 |
| 2.3.3 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分析 | 第19页 |
| 2.3.4 生产性能评价 | 第19-20页 |
| 2.4 数据处理 | 第20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37页 |
| 3.1 形态多样性 | 第20-26页 |
| 3.1.1 株高 | 第20-21页 |
| 3.1.2 叶部性状 | 第21页 |
| 3.1.3 茎部性状 | 第21-22页 |
| 3.1.4 花序性状 | 第22-23页 |
| 3.1.5 形态指标聚类分析 | 第23-26页 |
| 3.2 POD同工酶多样性 | 第26-30页 |
| 3.2.1 酶谱结构及特征分析 | 第26-27页 |
| 3.2.2 酶谱聚类分析 | 第27-30页 |
| 3.3 生产性能评价 | 第30-36页 |
| 3.3.1 茎叶比 | 第30页 |
| 3.3.2 干物质含量 | 第30-32页 |
| 3.3.3 产量 | 第32-33页 |
| 3.3.4 生长速度 | 第33-34页 |
| 3.3.5 单株分蘖 | 第34-35页 |
| 3.3.6 营养成分分析 | 第35-36页 |
| 3.4 相关性分析 | 第36-37页 |
| 4 讨论 | 第37-38页 |
| 5 结论 | 第38-40页 |
| 5.1 扁穗牛鞭草分布范围与生境类型 | 第38页 |
| 5.2 扁穗牛鞭草不同居群的形态多样性 | 第38-39页 |
| 5.3 POD同工酶多样性 | 第39页 |
| 5.4 应用前景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附表 | 第46-50页 |
| 学习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