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友好的铁泥废料无害化及资源化研究
| 前言 | 第1-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9页 |
| ·铁泥的化学成分与物相 | 第8-9页 |
| ·铁泥的综合利用 | 第9-15页 |
| ·低品质铁泥的利用 | 第9-11页 |
| ·利用铁泥制备铁系产品 | 第11-15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5页 |
| ·氧化铁颜料 | 第15-18页 |
| ·氧化铁颜料概述 | 第15页 |
| ·氧化铁红的制备工艺 | 第15-18页 |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干法工艺资源化铁泥研究 | 第19-34页 |
| ·铁泥制取氧化铁红的实验机理 | 第19页 |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19-20页 |
| ·实验部分 | 第20页 |
| ·试剂与原材料 | 第20页 |
| ·实验设备 | 第20页 |
| ·实验工艺流程 | 第20页 |
| ·性能分析 | 第20-23页 |
| ·热重-差热(TG-DTA)实验 | 第20-21页 |
| ·X 射线衍射(XRD)实验 | 第21-22页 |
| ·电子探针显微技术(EPMA)分析样品元素组成 | 第22页 |
| ·色差实验 | 第22-23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3-33页 |
| ·TG-DTA 结果与分析 | 第23-25页 |
| ·X 射线衍射(XRD)结果与分析 | 第25-29页 |
| ·色差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9-31页 |
| ·电子探针显微技术(EPMA)结果与分析 | 第31-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利用超临界氧化处理铁泥的工艺条件确定 | 第34-44页 |
| ·超临界流体技术 | 第34-36页 |
| ·概述 | 第34-35页 |
|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 第35-36页 |
| ·超临界高压反应装置的建立 | 第36-38页 |
| ·操作方式的确定 | 第36页 |
| ·加热方式的确定 | 第36-37页 |
| ·反应釜的确定 | 第37页 |
| ·装置的建立 | 第37-38页 |
| ·超临界介质的确定 | 第38-43页 |
| ·实验部分 | 第39-40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超临界水氧化法资源化铁泥工艺研究 | 第44-54页 |
|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 ·实验流程 | 第44-45页 |
| ·实验条件 | 第45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53页 |
| ·不同反应条件下产物的堆密度 | 第45-46页 |
| ·SCWO 反应压力的选择 | 第46-49页 |
| ·SCWO 不同含氧量对样品的影响 | 第49-50页 |
| ·SCWO 原料配比的选择 | 第50-52页 |
| ·电子探针显微技术(EPMA)分析结果 | 第52-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氧化铁红颜料呈色机理分析 | 第54-65页 |
| ·氧化铁红颜料呈色机理分析实验 | 第54-56页 |
| ·X-射线衍射实验 | 第55页 |
| ·程序升温还原(TPR)实验 | 第55-56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6-64页 |
| ·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6-60页 |
| ·程序升温还原(TPR)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0-61页 |
| ·机理分析 | 第61-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