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泉地区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碳储量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引言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 | 第10-15页 |
·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估算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展望 | 第1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2 研究地概况 | 第17-19页 |
·地理位置 | 第17页 |
·地质地貌 | 第17页 |
·气候条件 | 第17页 |
·水文条件 | 第17页 |
·植被资源 | 第17页 |
·林场营林概况 | 第17-19页 |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样地设置与调查 | 第19页 |
·植被生物量的测定 | 第19-20页 |
·土壤容重的测定 | 第20页 |
·植被、土壤碳储量的测定 | 第20-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2-31页 |
·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 | 第22-26页 |
·不同林龄的林分生物量 | 第22页 |
·不同林龄的油松单木生物量 | 第22-26页 |
·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 | 第26-31页 |
·不同林龄的林分碳储量 | 第26-27页 |
·不同林龄的油松单木碳储量 | 第27-29页 |
·不同林龄的灌草层和枯落物层碳储量 | 第29-30页 |
·不同林龄的土壤层碳储量 | 第30-31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31-34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讨论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作者简介 | 第36-37页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37-39页 |
第二导师简介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