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 第1-9页 |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发展概述 | 第9-23页 |
(一) 小城镇问题的提出 | 第9-14页 |
1 、 “小城镇,大问题”观点的提出 | 第9-10页 |
2 、 小城镇概念的界定 | 第10-12页 |
3 、 农村城镇化概念的界定 | 第12-14页 |
(二) 小城镇发展的理论归类 | 第14-17页 |
1 、 大城市中心理论 | 第14-15页 |
2 、 小城镇发展理论 | 第15-16页 |
3 、 多元增长理论 | 第16-17页 |
4 、 协调发展理论 | 第17页 |
(三) 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发展概况 | 第17-19页 |
1 、 小城镇发展的复兴阶段 | 第18页 |
2 、 小城镇快速发展阶段 | 第18-19页 |
3 、 小城镇提高质态阶段 | 第19页 |
(四) 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 第19-23页 |
1 、 农村城镇化整体水平较低 | 第19-20页 |
2 、 小城镇规模偏小 | 第20页 |
3 、 小城镇空间分布不均衡 | 第20-21页 |
4 、 布局不尽合理,造成小城镇无序发展 | 第21-23页 |
二、 中国农村城镇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 第23-47页 |
(一) 小城镇发展的城乡二元体制背景 | 第23-28页 |
1 、 城乡二元体制格局的形成 | 第23-25页 |
2 、 二元体制下的城市与农村 | 第25-28页 |
(二) 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条件和基础 | 第28-30页 |
1 、 城镇化的主体已经成长壮大起来 | 第28-29页 |
2 、 乡镇企业的崛起为农村城镇化奠定了产业基础 | 第29页 |
3 、 民间资本的积累提供了劳动力转移的条件 | 第29-30页 |
4 、 农村城镇化的城镇体系基础 | 第30页 |
(三) 农村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 第30-47页 |
1 、 中国经济的市场化与小城镇的发展 | 第30-33页 |
2 、 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继续和深化 | 第33-43页 |
3 、 农村城镇化是中国农民共享城市文明成果的迫切希望 | 第43-47页 |
三、 中国农村城镇化道路进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思考 | 第47-67页 |
(一) 农村小城镇与大中城市发展关系的对策分析 | 第47-56页 |
1 、 从世界城市化历史看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的有机联系 | 第47-49页 |
2 、 现阶段小城镇与大中城市关系的理性归纳 | 第49-52页 |
3 、 协调发展小城镇与大中城市 | 第52-56页 |
(二)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制度性对策思考 | 第56-67页 |
1 、 阻碍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制度性约束机制 | 第56-57页 |
2 、 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的变革 | 第57-60页 |
3 、 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 第60-62页 |
4 、 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建立 | 第62-67页 |
结束语 | 第67-69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