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原子能技术论文--核反应堆工程论文--反应堆设计、建造、安装、实验与测量论文--实验与测量论文--中子通量的测量论文

微机化多时空通道中子通量密度数据采集技术开发与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中子通量密度时空分布与ADS中子学研究第9-14页
 1 引言第9-11页
 2 中子通量密度时空分布测量相关概念和系统研制目标第11-14页
  2.1 相关概念第11-13页
   2.1.1 中子通量密度时空分布第11页
   2.1.2 多时空通道中子通量密度数据采集系统第11-12页
   2.1.3 多道分析器的多路定标方式第12-13页
  2.2 微机化多时空通道中子通量密度数据采集系统研制目标第13-14页
第二章 多时空通道中子通量密度数据采集系统总体方案第14-17页
 1 测量通道指标设计第14页
  1.1 模拟部分第14页
  1.2 数字部分第14页
  1.3 整体要求第14页
 2 总体方案设计第14-17页
第三章 模拟电路第17-47页
 1 中子探测器及中子测量第17-18页
 2 直流高压电源NIM插件主要技术参数设计第18页
 3 电流灵敏前置放大器第18-31页
  3.1 设计思想第19页
  3.2 原理电路设计第19-23页
  3.3 EWB“探测器—电流前置放大器”电路仿真第23-30页
   3.3.1 探测器输出回路R C对输出电压波形的影响第23-26页
   3.3.2 隔直交流耦合电容的影响仿真第26-27页
   3.3.3 传输电缆长度对前放输出的影响第27-30页
  3.4 器件选择第30-31页
  3.5 电路性能第31页
 4 定时放大器、甄别成形电路第31-36页
  4.1 定时放大器第31-34页
   4.1.1 功能第31-32页
   4.1.2 设计思想第32页
   4.1.3 电路介绍第32-34页
  4.2 甄别成形电路第34-36页
   4.2.1 功能第34页
   4.2.2 电路原理设计与分析第34-36页
 5 可变增益放大器的设计第36-47页
  5.1 可变增益放大器电路设计第37-39页
  5.2 软件设计第39-43页
   5.2.1 Windows编程的特点第39-40页
   5.2.2 创建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对话框第40-41页
   5.2.3 硬件I/O接口程序的编写第41-43页
  5.3 可变增益放大器电路测试第43-47页
   5.3.1 固定最大输入情况下可变增益放大器电路编码关系测试第43-45页
   5.3.2 小信号输入情况下可变增益放大器电路增益线性测试第45-47页
第四章 数据采集卡及软件设计第47-62页
 1 概述第47页
 2 计数器/定时器卡及工作原理第47-54页
  2.1 工作原理第47-51页
  2.2 性能特点第51-52页
  2.3 PCI-TMC12A板卡设置第52-53页
  2.4 PCI-TMC12A工作流程图第53-54页
 3 数据采集软件设计第54-62页
  3.1 数据采集的实现与软件界面第55-59页
   3.1.1 硬件中断实现数据采集第55-56页
   3.1.2 中断设置界面第56-57页
   3.1.3 数据采集方式设置界面第57页
   2.1.4 时空参数设置界面第57-59页
  3.2 数据图形显示与打印输出第59-60页
  3.3 数据管理第60-61页
  3.4 结束语第61-62页
第五章 中子通量密度时间分布测量实验第62-65页
 1 微型反应堆第62页
 2 多点中子通量密度时间分布测量实验及结果第62-64页
  2.1 堆启动—稳定—停止过程测量第63页
  2.2 小阶跃反应性增加量动态实验测量第63-64页
 3 实验测量结论第64-65页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附录一 前置放大器电路板原理图第68-69页
附录二 模拟信号处理电路板原理图第69-70页
附录三 单通道电路原理图第70-71页
附录四 定时计数电路板布置图第71-72页
附录五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数据挖掘的实时入侵检测技术研究
下一篇:有关外资投资性公司的法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