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Linux安全网关系统部分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引言 | 第11-15页 |
·项目背景及选题来源 | 第11-12页 |
·国内外发展历史和现状 | 第12-13页 |
·开发环境 | 第13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3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2 相关技术 | 第15-17页 |
·有限状态机介绍 | 第15页 |
·Netlink套接字介绍 | 第15-16页 |
·RCU锁机制介绍 | 第16页 |
·Berkeley数据库介绍 | 第16页 |
·网络嗅探技术介绍 | 第16-17页 |
3 安全网关系统简介 | 第17-21页 |
·系统架构简介 | 第17-19页 |
·系统与界面通信方法 | 第19-20页 |
·系统与命令行通信 | 第20-21页 |
4 VRRP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21-47页 |
·VRRP模块需求说明 | 第21页 |
·VRRP协议分析 | 第21-26页 |
·组网部署 | 第22-23页 |
·通告报文格式 | 第23-25页 |
·有限状态切换 | 第25-26页 |
·VRRP模块的总体设计 | 第26页 |
·VRRP在内核空间的实现 | 第26-36页 |
·内核空间虚拟路由器数据结构 | 第27-28页 |
·VRRP设备的实现 | 第28-33页 |
·内核通知链注册 | 第33-34页 |
·虚拟地址ARP响应的内核修改 | 第34页 |
·接收虚拟地址数据的内核修改 | 第34-35页 |
·路由转发的内核修改 | 第35-36页 |
·VRRP在用户空间的实现 | 第36-43页 |
·用户空间虚拟路由器数据结构 | 第36-38页 |
·VRRP用户配置接收处理 | 第38-40页 |
·VRRP有限状态机的实现 | 第40-42页 |
·接口通知链注册 | 第42-43页 |
·VRRP模块测试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5 日志模块的新功能设计与实现 | 第47-61页 |
·日志模块简介 | 第47-49页 |
·日志标准Syslog | 第47-48页 |
·日志的本地存储 | 第48-49页 |
·日志的产生与发送 | 第49页 |
·日志模块新功能需求说明 | 第49-51页 |
·本地日志展示 | 第50页 |
·本地日志TOP 10报表 | 第50页 |
·日志虚拟化 | 第50-51页 |
·本地日志展示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第51-53页 |
·本地日志展示 | 第51-52页 |
·本地日志查询 | 第52-53页 |
·本地日志导出与清空 | 第53页 |
·本地日志TOP 10报表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第53-54页 |
·日志虚拟化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第54-56页 |
·日志上报接口修改 | 第54-55页 |
·本地虚拟日志的展示 | 第55页 |
·虚拟日志的发送 | 第55-56页 |
·日志模块测试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6 监控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61-75页 |
·监控模块需求说明 | 第61-63页 |
·系统监控 | 第62页 |
·地址监控 | 第62页 |
·地址监控联动 | 第62-63页 |
·监控模块整体设计 | 第63-65页 |
·模块初始化 | 第63页 |
·界面通信初始化 | 第63-64页 |
·模块整体设计 | 第64-65页 |
·系统监控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第65页 |
·地址监控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第65-71页 |
·数据结构 | 第66-67页 |
·地址监控流程 | 第67-68页 |
·数据包发送与接收 | 第68-71页 |
·地址监控联动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第71-72页 |
·监控模块测试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工作总结 | 第75页 |
·作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作者简历 | 第79-8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