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8页 |
(一) 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历史演变 | 第5-6页 |
(二)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涵 | 第6-8页 |
一、 PDS的产生与发展 | 第8-15页 |
(一) PDS产生的实践背景 | 第8-10页 |
(二) PDS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10-12页 |
(三) PDS的发展历程 | 第12-15页 |
二、 PDS的操作模式 | 第15-20页 |
(一) PDS的前期准备 | 第15-16页 |
(二) PDS的教学活动 | 第16-19页 |
(三) PDS的管理与考评 | 第19-20页 |
三、 PDS的办学标准 | 第20-24页 |
(一) PDS标准的主要原则 | 第20-22页 |
(二) PDS标准目标体系的内容构成 | 第22-23页 |
(三) PDS标准目标体系的分级评价 | 第23-24页 |
四、 PDS的效果评价 | 第24-30页 |
(一) PDS的主要成效 | 第24-28页 |
(二) PDS的现存问题 | 第28-30页 |
五、 PDS与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建构 | 第30-35页 |
(一) 打破传统,重新审视教师职业 | 第30-31页 |
(二) 转换观念,合理定位学校角色 | 第31-32页 |
(三) 强调反思,科学阐释校本理念 | 第32-33页 |
(四) 重视实践,拓展延伸合作内涵 | 第33-35页 |
六、 建立中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 第35-43页 |
(一) 中国的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呼唤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合作 | 第35-38页 |
(二)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共同改革的策略 | 第38-43页 |
注释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