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民事优先购买权研究

引言第1页
一、 民事优先购买权的基本理论第13-26页
 (一) 民事优先购买权的法律关系第14-17页
  1 、 优先购买权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第14-16页
  2 、 优先购买权的确认和消灭第16-17页
 (二) 民事优先购买权的法律性质第17-22页
  1 、 期待权第17-19页
  2 、 形成权第19-21页
  3 、 物权性权利第21-22页
 (三) 优先购买权的制度价值第22-26页
  1 、 优先购买权的经济价值第23-25页
  2 、 优先购买权的社会价值第25-26页
  3 、 优先购买权的法理价值第26页
二、 民事优先购买权的类型及相关问题第26-44页
 (一) 民事优先购买权的类型第26-34页
  1 、 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第26-27页
  2 、 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第27页
  3 、 合伙人的优先购买权第27-28页
  4 、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优先购买权第28-29页
  5 、 住房制度改革中的优先购买权第29-30页
  6 、 市、县人民政府对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优先购买权第30-31页
  7 、 国家对公民个人所有的传世珍贵文物的优先购买权第31-32页
  8 、 强制执行程序和破产程序中的优先购买权第32-34页
 (二) 优先购买权行使中的相关问题第34-44页
  1 、 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条件第34-38页
  2 、 优先购买权的权利冲突第38-44页
三、 中外优先购买权立法比较分析第44-56页
 (一) 我国优先购买权的立法实践第44-48页
  1 、 我国古代的优先购买权制度第44-47页
  2 、 我国台湾地区的优先购买权规定第47页
  3 、 我国1949年以后的优先购买权制度第47-48页
 (二) 外国优先购买权的立法实践第48-54页
  1 、 法国民法上的优先购买权第48-50页
  2 、 德国民法上的优先购买权第50-54页
 (三) 中外优先购买权立法分析比较第54-56页
  1 、 优先购买权所存在的基础法律关系第54-55页
  2 、 优先购买权的期限第55页
  3 、 出卖人的通知义务第55页
  4 、 优先购买权行使的法律后果第55-56页
  5 、 特殊的优先购买权第56页
四、 我国民事优先购买权的立法欠缺与立法完善第56-65页
 (一) 我国民事优先购买权的立法欠缺第57-59页
 (二) 完善我国民事优先购买权制度的指导思想第59-61页
  1 、 以实现市场经济公平正义的内在价值为追求第59-60页
  2 、 借鉴外国的先进立法经验第60页
  3 、 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世界潮流第60-61页
  4 、 实行优先购买权法定主义第61页
 (三) 对优先购买权制度立法完善的建议第61-65页
  1 、 明确规定优先购买权的类型及相关内容第61-62页
  2 、 明确规定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限和方式第62-63页
  3 、 明确规定通知义务及其法律后果第63页
  4 、 明确规定“同等条件”的含义第63页
  5 、 明确规定优先购买权人有确认买卖关系的请求权第63-64页
  6 、 明确规定对优先购买权的限制第64页
  7 、 明确规定优先购买权冲突的处理原则第64-65页
结束语第65-66页
主要参考著作及论文第66-69页
后记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饮用水水质变化规律和机理的研究
下一篇:变电设备状态分析及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