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前言 | 第8页 |
一、 元代以前鬼魂信仰中叙事性因素的发展状况 | 第8-11页 |
二、 中国古代鬼观念促成了戏剧的形成 | 第11-16页 |
三、 鬼观念丰富了戏剧创作手段,使戏剧具有超越题材的艺术美 | 第16-23页 |
1 、 鬼魂现身的舞台效果 | 第16-18页 |
① 继承前代仪式剧中的怪异造型 | 第16-17页 |
② 使鬼形象现实化 | 第17页 |
③ 美化鬼形象 | 第17-18页 |
2 、 鬼魂使所塑造的形象更为完整丰满 | 第18-19页 |
3 、 鬼魂所具有的生命意识使戏剧产生震撼人心的美 | 第19-23页 |
① 珍视生命 | 第20-22页 |
② 眷恋人世 | 第22-23页 |
四、 叙事艺术中的鬼观念与戏剧结合形成鬼戏 | 第23-28页 |
五、 元代鬼戏的突破 | 第28-42页 |
1 、 冤鬼--生命意识和复仇意志的人格化身 | 第29-32页 |
2 、 情鬼--超越生死的至爱精灵 | 第32-34页 |
3 、 忠烈之鬼--伦理观念在鬼域世界的升华与体现 | 第34-36页 |
4 、 愆鬼--惩创人心与救治人伦的传感器 | 第36-37页 |
5 、 儒释道交融--鬼戏的深层结构与劝化旨归 | 第37-42页 |
余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