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农业信贷论文

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28页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第14-18页
  1.1.1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第14页
  1.1.2 农业产业化发展处于金融抑制的环境中第14-16页
  1.1.3 农村金融抑制的原因分析第16-18页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20页
  1.2.1 研究目的第18-19页
  1.2.2 研究意义第19-20页
 1.3 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第20-24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20-22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22-24页
 1.4 论文写作思路和内容结构第24-25页
 1.5 论文研究方法第25-26页
 1.6 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第26-28页
第2章 论文相关理论综述第28-36页
 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第28-30页
  2.1.1 Goldsmith的开拓性研究第28页
  2.1.2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第28-29页
  2.1.3 金融发展的“供给导向”和“需求导向”第29-30页
  2.1.4 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功能第30页
 2.2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理论第30-32页
 2.3 西方国家现代融资结构理论第32-35页
  2.3.1 现代企业融资理论的开端——MM理论第32-33页
  2.3.2 企业融资的新优序列理论第33-34页
  2.3.3 企业融资的代理成本理论第34页
  2.3.4 企业融资的控制权理论第34-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农业产业化融资现状及融资体系总体结构第36-49页
 3.1 农业产业化主体分析第36-38页
  3.1.1 农业产业化融资主体构成第36-37页
  3.1.2 农业产业化的利益共同体第37-38页
  3.1.3 我国农业产业化各主体的金融服务主体第38页
 3.2 国外农业金融体系现状第38-42页
  3.2.1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现状第38-41页
  3.2.2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现状第41-42页
 3.3 农业产业化融资现状第42-44页
  3.3.1 农业产业化各融资主体的融资状况第42-44页
  3.3.2 我国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现状第44页
 3.4 农业产业化不同发展阶段对融资体系的要求第44-45页
 3.5 我国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的总体结构第45-48页
 3.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农业产业化的小额信贷第49-60页
 4.1 小额信贷的内涵和特征第49-51页
  4.1.1 小额信贷的内涵第49-50页
  4.1.2 小额信贷的特征第50-51页
 4.2 农业产业化中小额信贷的服务方式第51-52页
 4.3 小额信贷融资的基本运作第52-55页
  4.3.1 小额信贷融资中的政府功能第52页
  4.3.2 小额信贷的组织机构第52-53页
  4.3.3 小额信贷的可持续性第53-55页
 4.4 小额信贷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第55-57页
  4.4.1 小额信贷的发展状况第55-56页
  4.4.2 小额信贷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第56-57页
 4.5 完善小额信贷融资的途径第57-59页
  4.5.1 完善小额贷款外部环境第57-58页
  4.5.2 完善小额信贷内部机制第58-59页
 4.6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项目融资与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第60-86页
 5.1 项目融资的特点、功能及在农业产业化中的运用范围第60-62页
  5.1.1 项目融资的特点第60-61页
  5.1.2 项目融资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功能第61-62页
  5.1.3 项目融资在农业产业化中的运用范围第62页
 5.2 项目贷款的参与主体、运作程序和风险收益分析第62-76页
  5.2.1 项目贷款的参与主体及其功能第62-63页
  5.2.2 项目贷款的运作程序第63-65页
  5.2.3 项目风险评价与处理方法第65-74页
  5.2.4 项目贷款的运用案例——番茄加工厂项目融资第74-76页
 5.3 租赁融资与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第76-81页
  5.3.1 租赁融资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功能第76-77页
  5.3.2 以“杠杆租赁”为基础的项目融资运作第77-81页
 5.4 资产证券化与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第81-83页
  5.4.1 资产证券化的内涵及其运作程序第81-82页
  5.4.2 资产证券化的适用性第82-83页
 5.5 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项目融资的障碍分析和途径第83-85页
  5.5.1 农业产业化项目融资的障碍分析第83-84页
  5.5.2 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融资的途径第84-85页
 5.6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6章 农业产业化商业性融资分析第86-113页
 6.1 不同规模企业的商业性融资结构第86-87页
 6.2 农业产业化的股权市场融资第87-92页
  6.2.1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现状及股权融资偏好原因分析第87-90页
  6.2.2 发展农业产业化股权交易市场融资的必要性第90-91页
  6.2.3 发展与完善农业产业化股权市场融资的主要途径第91-92页
 6.3 商业银行信贷融资第92-101页
  6.3.1 农业产业化信贷融资的功能第92-93页
  6.3.2 商业银行对龙头企业的信贷配给现象第93-97页
  6.3.3 克服农业产业化信贷配给约束的途径第97-101页
 6.4 农业产业化的债券市场融资第101-108页
  6.4.1 企业债券市场对农业产业化功能分析第101-102页
  6.4.2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第102-106页
  6.4.3 企业债券发展滞后原因分析第106-107页
  6.4.4 推进农业产业化债券融资的途径第107-108页
 6.5 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第108-112页
  6.5.1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第108-109页
  6.5.2 农产品期货市场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第109-110页
  6.5.3 农业产业化各主体参与期货市场的方式第110-111页
  6.5.4 加强农业产业化主体在期货市场参与度的途径第111-112页
 6.6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第7章 农业产业化政策性融资分析第113-141页
 7.1 政策性金融的目标模式第113-117页
  7.1.1 农业产业化政策性融资概述第113页
  7.1.2 农业产业化政策性融资组合模式类型第113-115页
  7.1.3 农业产业化政策性融资的功能和作用第115-117页
 7.2 农业发展银行与农业产业化融资第117-121页
  7.2.1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展现状第117-118页
  7.2.2 我国农业发展银行对农业产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第118-119页
  7.2.3 农业发展银行加强对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思路第119-121页
 7.3 产业投资基金与农业产业化第121-130页
  7.3.1 产业投资基金概述第121-122页
  7.3.2 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与产业投资基金祸合的意义第122页
  7.3.3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运作程序与退出机制第122-125页
  7.3.4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组合优化选择第125-129页
  7.3.5 发展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构想第129-130页
 7.4 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农业产业化第130-140页
  7.4.1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概况第130-133页
  7.4.2 商业性农业保险难以持续发展的原因分析第133-135页
  7.4.3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第135页
  7.4.4 国外农业保险的主要模式第135-137页
  7.4.5 我国农业政策保险发展原则第137-138页
  7.4.6 我国农业政策保险组织模式选择第138-139页
  7.4.7 农业保险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建设第139-140页
 7.5 本章小结第140-141页
第8章 合作金融与农业产业化第141-161页
 8.1 合作金融形式对农业产业化的适应性第141-142页
 8.2 我国合作金融发展第142-147页
  8.2.1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历程第142-143页
  8.2.2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目标第143-147页
 8.3 合作金融的制度分析第147-148页
  8.3.1 合作金融的产权制度分析第147页
  8.3.2 合作金融的管理制度分析第147-148页
  8.3.3 合作金融的分配制度分析第148页
 8.4 国外合作金融的主要模式第148-154页
  8.4.1 国外合作金融的组织体系第148-151页
  8.4.2 国外合作金融的监管与扶持第151-154页
 8.5 我国农村民间非正式金融的合法化与规范化第154-159页
  8.5.1 农村民间非正式金融存在形式及存在合理性第154-158页
  8.5.2 农村民间非正式金融的合作化规范第158-159页
 8.6 合作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第159页
 8.7 本章小结第159-161页
第9章 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完善状况评价模型及完善对策第161-176页
 9.1 建模指导思想和指标体系构建第161-162页
  9.1.1 建模指导思想第161-162页
  9.1.2 评价指标体系第162页
 9.2 评价指标的综合处理方法研究第162-165页
  9.2.1 定性指标的定量化方法第162-164页
  9.2.2 指标数据的规范化处理方法第164-165页
 9.3 信息熵自动赋权的高层指标值的确定第165-167页
 9.4 评价模型的计算流程第167-169页
 9.5 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完善状况评价模型的实证分析第169-171页
 9.6 完善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政策建议第171-175页
 9.7 本章小结第175-176页
结论第176-178页
参考文献第178-18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84-185页
致谢第185-186页
个人简历第186页

论文共1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作业井架的力学行为分析与承载能力研究
下一篇:新结构水力旋流器的设计及速度场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