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3页 |
1.1 钢结构住宅的发展概况 | 第7-9页 |
1.2 钢框架围护体系的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1.3 本课题的提出和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11-13页 |
1.3.1 课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3.2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12-13页 |
第2章 填充墙钢框架抗侧力性能实验研究 | 第13-33页 |
2.1 材料特性试验 | 第13-20页 |
2.1.1 空腔结构材料及其复合砌体的构成 | 第13-15页 |
2.1.2 空腔结构砌体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第15-19页 |
2.1.3 钢材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第19-20页 |
2.2 钢框架抗侧力性能试验 | 第20-26页 |
2.2.1 试件的设计和制作 | 第20-22页 |
2.2.2 试验加载装置 | 第22-23页 |
2.2.3 加载制度 | 第23-24页 |
2.2.4 数据采集 | 第24-26页 |
2.3 钢框架试验过程及分析 | 第26-28页 |
2.4 钢框架试验结果和分析 | 第28-33页 |
2.4.1 滞回性能分析 | 第28-30页 |
2.4.2 刚度退化 | 第30-31页 |
2.4.3 延性分析 | 第31页 |
2.4.4 耗能及等效粘滞阻尼 | 第31-33页 |
第3章 填充墙钢框架抗侧力性能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33-42页 |
3.1 结构非线性问题概述 | 第33-35页 |
3.2 结构非线性问题的求解 | 第35-37页 |
3.2.1 材料非线性问题求解 | 第35-37页 |
3.2.2 数值算法的步骤及有关说明 | 第37页 |
3.3 结构非线性分析在ANSYS上的实现 | 第37-42页 |
3.3.1 单元类型 | 第38-39页 |
3.3.2 材料属性 | 第39页 |
3.3.3 接触的生成 | 第39-40页 |
3.3.4 施加荷载及边界条件 | 第40页 |
3.3.5 求解控制 | 第40-42页 |
第4章 填充墙钢框架抗侧力性能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42-50页 |
4.1 骨架曲线对比分析 | 第42-43页 |
4.2 刚度退化曲线对比分析 | 第43-44页 |
4.3 填充墙钢框架屈服荷载应力分布 | 第44-45页 |
4.4 填充墙钢框架极限荷载应力分布 | 第45页 |
4.5 填充墙钢框架破坏模式 | 第45-46页 |
4.6 实验计算对比分析结论 | 第46-50页 |
第5章 有限元分析技术应用 | 第50-63页 |
5.1 概述 | 第50-51页 |
5.2 双层双跨填充墙钢框架有限元分析 | 第51-56页 |
5.2.1 试件参数和有限元模型划分 | 第51页 |
5.2.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1-56页 |
5.3 填充墙钢框架三支杆简化体系有限元分析 | 第56-63页 |
5.3.1 三支杆简化模型的建立 | 第56-57页 |
5.3.2 填充墙钢框架简化模型的建立 | 第57-59页 |
5.3.3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结论 | 第59-6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63-64页 |
6.2 有待研究的问题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