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 第一章 导言 | 第11-19页 |
| 1 研究背景 | 第11-18页 |
| ·土壤氮素淋失形态和淋失量 | 第11-12页 |
| ·影响土壤NO_3~--N淋失的因素 | 第12-14页 |
| ·降水与灌溉 | 第12-13页 |
| ·施肥 | 第13页 |
| ·土壤性质 | 第13-14页 |
| ·植被 | 第14页 |
| ·耕作 | 第14页 |
| ·NO_3~-淋失对环境和人畜健康的威胁 | 第14-16页 |
| ·NO_3~-淋失对环境的污染 | 第14-15页 |
| ·NO_3~-淋失对人畜健康的影响 | 第15-16页 |
| ·利用硝化抑制剂控制土壤NO_3~--N淋失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 2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18-19页 |
|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 1 材料 | 第19页 |
| ·供试土壤 | 第19页 |
| ·供试氮肥 | 第19页 |
| ·供试抑制剂及试剂 | 第19页 |
| ·供试作物 | 第19页 |
| 2 试验设计 | 第19-21页 |
| ·土壤培养试验 | 第19-20页 |
| ·盆栽淋洗试验 | 第20-21页 |
| ·供试土壤--黄潮土 | 第20页 |
| ·供试土壤--潮土 | 第20-21页 |
| 3 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2-65页 |
| 1 对土壤氮素转化及pH的影响 | 第22-37页 |
| ·土壤氮素转化特征 | 第22-34页 |
| ·土壤NH_4~+-N动态变化 | 第22-23页 |
| ·土壤NO_3~--N动态变化 | 第23-28页 |
| ·土壤无机氮动态变化 | 第28-32页 |
| ·不同处理硝化率及硝化抑制率变化 | 第32-34页 |
| ·土壤pH变化 | 第34页 |
| ·土壤SO_4~(2-)含量变化 | 第34-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2 对土壤氮素淋失和蔬菜的影响 | 第37-65页 |
| ·氮素淋失特征及淋洗液pH和SO_4~(2-)差异 | 第37-52页 |
| ·氮素淋失量比较 | 第37-45页 |
| ·氮素淋失速率比较 | 第45-49页 |
| ·淋洗液pH比较 | 第49-51页 |
| ·淋洗液SO_4~(2-)比较 | 第51-52页 |
| ·试验后土壤无机氮、有效硫和pH差异 | 第52-59页 |
| ·土壤无机氮含量差异 | 第52-56页 |
| ·土壤pH差异 | 第56-57页 |
| ·土壤有效硫含量差异 | 第57-59页 |
| ·对蔬菜的影响 | 第59-62页 |
| ·青菜生物量及硝酸盐含量差异 | 第59-60页 |
| ·四季葱生物量差异 | 第60-62页 |
| ·小结 | 第62-65页 |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65-70页 |
| 1 讨论 | 第65-68页 |
| ·元素硫和双氰胺硝化抑制效果的影响因素 | 第65-66页 |
| ·元素硫对抑制硝化和DCD降解作用机理 | 第66-67页 |
| ·元素硫作为硝化抑制剂的优点 | 第67-68页 |
| 2 全文结论 | 第68-69页 |
| 3 研究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