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2页 |
| Abstract | 第12-14页 |
| 1 绪论 | 第14-28页 |
| ·课题背景 | 第14-16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振动和裂纹产生原因分析 | 第21-25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 2 有限元方法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8-49页 |
| ·矩阵薄板单元有限元方程的建立 | 第28-31页 |
| ·三维问题有限元方程的建立 | 第31-37页 |
| ·结构自由振动方程 | 第37-39页 |
| ·特征值问题的解法 | 第39-42页 |
| ·周期对称边界条件方程 | 第42-45页 |
| ·三次样条插值方法 | 第45-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3 水轮发电机组大部件结构分析建模程序库 | 第49-62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49-50页 |
| ·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的推广及相应程序的研制 | 第50-52页 |
| ·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的推广 | 第50-52页 |
| ·推广的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程序的研制 | 第52页 |
| ·混流式转轮周期对称分析模型的选取 | 第52-53页 |
| ·转轮正面、背面施加压力值的方法 | 第53-55页 |
| ·节点压力向单元面载荷的转换 | 第54页 |
| ·叶片上施加载荷面的选取 | 第54-55页 |
| ·结构的径向载荷自动施加方法 | 第55-56页 |
| ·结构分析中约束条件的施加方法 | 第56页 |
| ·运用APDL语言编制上、下机架有限元网格自动剖分程序 | 第56-57页 |
| ·运用FORTRAN、APDL语言编写定子机座有限元网格自动剖分程序 | 第57-58页 |
| ·运用FORTRAN、APDL语言编写混流式转轮动态特性分析程序 | 第58-59页 |
| ·运用APDL语言编制形成轴流式转轮叶片枢轴球面上的节点 | 第59页 |
| ·运用I-DEAL语言编制混流式转轮有限元网格自动剖分程序 | 第59-60页 |
| ·运用I-DEAL语言编制轴流式转轮有限元网格自动剖分程序 | 第60-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4 上机架刚度及动态特性的研究 | 第62-76页 |
| ·上机架的结构形式及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62-65页 |
| ·上机架的结构形式 | 第62-63页 |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63页 |
| ·上机架刚度灵敏度分析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63-65页 |
| ·灵敏度分析的数学描述 | 第65页 |
| ·上机架径向刚度的研究 | 第65-68页 |
| ·筋板厚度对上机架径向刚度的影响 | 第65-66页 |
| ·轴承座圈厚度对上机架径向刚度的影响 | 第66-68页 |
| ·上机架轴向刚度的研究 | 第68-69页 |
| ·筋板厚度对上机架轴向刚度的影响 | 第68-69页 |
| ·上机架动态特性的研究 | 第69-74页 |
| ·上机架支臂个数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71-73页 |
| ·筋板的厚度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73-74页 |
| ·研究成果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第74-75页 |
| ·电站名称及基本参数 | 第74页 |
| ·本文的作用 | 第74页 |
| ·实际应用 | 第74-75页 |
| ·小结 | 第75-76页 |
| 5 下机架刚度及动态特性的研究 | 第76-88页 |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76页 |
| ·下机架径向刚度的研究 | 第76-79页 |
| ·立筋板厚度对下机架径向刚度的影响 | 第76-81页 |
| ·轴承座圈的高度对下机架径向刚度的影响 | 第81-79页 |
| ·下机架轴向刚度的研究 | 第79-82页 |
| ·立筋板的厚度对下机架轴向刚度的影响 | 第80-78页 |
| ·上圆板的厚度对下机架轴向刚度的影响 | 第78-82页 |
| ·下机架动态特性的研究 | 第82-85页 |
| ·支臂个数对下机架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82-83页 |
| ·立筋厚度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83-85页 |
| ·立筋1厚度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83-84页 |
| ·立筋2厚度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84-85页 |
| ·实际算例 | 第85-86页 |
| ·电站名称及基本参数 | 第85页 |
| ·研究成果的具体应用 | 第85-86页 |
| ·实际应用 | 第86页 |
| ·小结 | 第86-88页 |
| 6 定子机座动态特性的研究 | 第88-96页 |
| ·力学模型的建立及边界条件的选取 | 第88-89页 |
| ·定子机座动态特性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89-92页 |
| ·基础板的厚度对定子机座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92-93页 |
| ·环板厚度对定子机座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93-94页 |
| ·下齿压板的厚度对定子机座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94-95页 |
| ·小结 | 第95-96页 |
| 7 混流式转轮刚强度及动态特性研究 | 第96-110页 |
| ·混流式转轮应力水平的研究 | 第96-102页 |
| ·混流式转轮应力分析力学模型及边界条件的选取 | 第96-97页 |
| ·转轮上冠、下环的结构形式对叶片应力影响 | 第97-101页 |
| ·在叶片出水边与上冠连接处施加补强三角块对转轮应力的影响 | 第101页 |
| ·在叶片出水边与下环连接处施加补强三角块对转轮应力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 ·混流式转轮动态特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02-106页 |
| ·下环结构尺寸对转轮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104页 |
| ·上冠结构尺寸对转轮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 ·在叶片出水边与上冠或下环连接处施加补强三角块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 ·研究成果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第106-108页 |
| ·历史背景 | 第106-107页 |
| ·本文的作用 | 第107-108页 |
| ·改造后的岩滩电站机组运行情况 | 第108页 |
| ·小结 | 第108-110页 |
| 8 轴流式转轮叶片刚强度及动态特性研究 | 第110-122页 |
| ·轴流式转轮叶片应力水平的研究 | 第110-112页 |
| ·轴流式转轮叶片动态特性的研究 | 第112-118页 |
| ·三个电站轴流式转轮叶片动态特性研究 | 第113-114页 |
| ·叶片局部减薄对叶片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114-116页 |
| ·叶片枢轴尺寸对叶片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116页 |
| ·叶片枢轴位置对叶片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116-118页 |
| ·应用实例 | 第118-121页 |
| ·电站运行的基本参数 | 第118页 |
| ·本文的作用 | 第118-119页 |
| ·实际算例 | 第119-121页 |
| ·小结 | 第121-122页 |
| 结论 | 第122-1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4-135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135-138页 |
| 致谢 | 第138-139页 |
| 附录A | 第139-143页 |
| 附A.1 防止机组振动的措施 | 第139-140页 |
| 附A.2 防止转轮叶片产生裂纹的措施 | 第140-142页 |
| 附A.3 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 | 第142-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