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海松酸锌(铜)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23页 |
| ·松香的概述 | 第9-11页 |
| ·松香的组成与结构 | 第9-11页 |
| ·松香的物理性质 | 第11页 |
| ·松香的化学性质 | 第11页 |
| ·松香的改性 | 第11-18页 |
| ·基于羧基的改性 | 第11-15页 |
| ·基于双键的改性 | 第15-17页 |
| ·基于双键和羧基的改性 | 第17-18页 |
| ·马来海松酸酐 | 第18页 |
| ·PVC 热稳定剂 | 第18-21页 |
| ·热稳定剂的概述 | 第18-19页 |
| ·热稳定剂的分类及特性 | 第19-21页 |
|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 2 马来海松酸锌的合成与表征 | 第23-45页 |
| 引言 | 第23-24页 |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4-25页 |
| ·马来海松酸锌的合成 | 第25-33页 |
| ·一步反应法 | 第25-28页 |
| ·分步反应法 | 第28-31页 |
| ·产物中锌含量的测定 | 第31-32页 |
| ·马来海松酸锌的结构表征和热性能分析 | 第32-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4页 |
| ·反应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33-35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5-38页 |
| ·XRD 粉末衍射分析结果 | 第38-40页 |
| ·SEM 分析及电子能谱分析 | 第40-41页 |
| ·热分析 | 第41-42页 |
|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 | 第42-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3 马来海松酸锌对 PVC 热稳定性能测试 | 第45-51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刚果红试纸法 | 第45-47页 |
|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45页 |
| ·实验原理 | 第45页 |
| ·实验方法 | 第45-47页 |
| ·热烘箱老化法 | 第47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7-50页 |
| ·马来海松酸锌加入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 ·热烘箱老化法的结果 | 第48页 |
| ·马来海松酸锌与硬脂酸钙的协同效应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4 马来海松酸铜的合成与表征及性能研究 | 第51-68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1-52页 |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51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51-52页 |
| ·马来海松酸铜的合成 | 第52-55页 |
| ·反应工艺流程 | 第52页 |
| ·反应过程 | 第52-53页 |
| ·实验步骤 | 第53页 |
| ·产物中铜含量的测定 | 第53-54页 |
| ·马来海松酸铜的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 第54-55页 |
| ·马来海松酸铜催化氧化茴香油的研究 | 第5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7页 |
| ·反应条件对实验的影响 | 第55-58页 |
| ·产物红外光谱分析 | 第58-59页 |
| ·马来海松酸铜的 XRD 分析 | 第59-61页 |
| ·马来海松酸铜的 SEM 及电子能谱分析 | 第61-62页 |
| ·热分析 | 第62-63页 |
|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 | 第63-65页 |
| ·催化氧化结果 | 第65-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